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朝轩冕内,久绝甯家亲。
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白话文翻译:
在朝廷的高官之中,我与宁家的亲戚已久无往来。
白社的社交圈子如同孤岛,青云之志却能独自高飞。
我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我却被埋没在权力的斗争中。
你要相信,尧帝时期的草木,依然能指引出那些谄媚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朝:指朝廷内部。
- 轩冕:指高官显贵的象征。
- 甯家:指作者的亲戚,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家族。
- 白社:指当时的社交圈或交际场所。
- 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
- 折槛:比喻达到某种地位或成就。
- 埋轮:隐喻被埋没或不被重视。
- 尧庭草:指尧帝时期的草木,象征古代的贤明政治。
典故解析:
- 尧庭:指中国古代贤明的尧帝时期,以德治国,象征理想的政治状态。
- 青云之志:出自《庄子》,意指志向高远,常用于形容有志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诗风清新俊逸,作品以抒情见长,常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政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政治动荡、权谋横行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政治生态的失望与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中朝轩冕内”和“久绝甯家亲”对比,表明身处权力中心而与亲戚疏远的矛盾心态,反映出在权力游戏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离。接下来“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则通过“白社”的孤立,隐喻当时社交圈的虚伪与单调,而“青云”则代表高远的理想,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斗争。
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政治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致君期折槛”是对理想的追求,但“举职在埋轮”却是对现状的无奈,表明即便有志于为国家效力,也难以在权力的旋涡中立足。最后一句“须信尧庭草”带有警醒意味,提醒人们在政治中识别谄媚之人,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朝轩冕内:身处朝廷的高官之中。
- 久绝甯家亲:与亲戚的联系已久断绝。
- 白社同孤立:社交圈子如同孤岛,互相隔绝。
- 青云独并伸:有志向的人仍然能够独自向上。
- 致君期折槛:希望能为国家效力,达到理想。
- 举职在埋轮:担任职位却被埋没,无法施展才华。
- 须信尧庭草:应当相信古代的贤明政治,仍能揭示谄媚之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个人的孤独与志向,突出内心的矛盾。
- 隐喻:如“埋轮”暗示被埋没的才能。
- 象征:青云象征理想,尧庭草象征古代的理想政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政治环境的失望与无奈,透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无尽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冕:象征权力与地位。
- 白社:象征社交与人际关系。
- 青云:象征志向与理想。
- 尧庭草:象征古代的理想政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志向
- C. 亲情
-
诗人对社交圈的态度是?
- A. 积极参与
- B. 孤立无援
- C. 无所谓
-
“致君期折槛”中“折槛”指的是什么?
- A. 取得成就
- B. 失去机会
- C. 归隐山林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崔涂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崔涂更注重政治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加关注个体的豪情与放荡不羁的精神。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差异,前者较为沉郁,后者则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