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时间: 2025-01-06 05:01:20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

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惜花

作者: 张籍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
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白话文翻译:

春天在山中已经接近尾声,四处都能看到花朵稀少。明天再来时,花朵恐怕就都凋谢了,而我今晚却不打算回家,留宿在林间。

注释:

  • 山中春已晚:指春天的季节已经结束,山中景色已不如早春时美丽。
  • 处处见花稀:四处都能看到花朵稀少,表达春光渐逝的意象。
  • 明日来应尽:明天再来时,花朵可能就会完全凋谢。
  • 林间宿不归:在林中留宿不打算回家,表现出对春天的恋恋不舍。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春天的景象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惋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籍,字致诚,唐代诗人,生于唐玄宗时期,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蕴含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作者通过描绘山中春末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惜花》一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山中春已晚”直指春季的尾声,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紧迫感。接着“处处见花稀”,通过具体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凋零,花朵的稀少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这种感受在“明日来应尽”中进一步加强,诗人预见到明天花朵就会尽数凋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最后一句“林间宿不归”,则让整首诗在情感上升华,诗人选择在林间留宿,意味着他在珍惜这最后的春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与人情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中春已晚”:直接表明时间的流逝,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 “处处见花稀”:通过花朵的稀少,反映出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的流逝。
    • “明日来应尽”:预示着明天将见不到这些花朵,暗示着生命中的无常。
    • “林间宿不归”: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依依不舍。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春天的繁盛与即将凋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冲击力。
    • 诗句简练却富有意境,展现了作者的高超语言艺术。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感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悠远。
    • :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 林间:象征自由与归属,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惜花》的作者是?
      • A. 孟浩然
      • B. 张籍
      • C. 王维
    2. 诗中“明日来应尽”主要表达什么意思?
      • A. 明天会下雨
      • B. 明天花朵会凋谢
      • C. 明天会有新花开
    3. “山中春已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春天的惋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张籍的《惜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籍更强调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