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荔支盛熟四绝
原文展示:
曾攀玉李青冥上,
亦摘蟠桃缥缈边。
定是三生有灵骨,
谪归犹作荔支仙。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攀登到青冥之上的玉李树,也曾在缥缈的地方采摘蟠桃。想必这是前生三世的缘分,降世后仍然是荔枝的仙子。
注释:
- 玉李:指一种果树,可能是李子的一种,颜色鲜艳、果实美味。
- 青冥:指天空,形容高远、清澈。
- 蟠桃:传说中西王母所种的仙桃,果实美味,能延年益寿。
- 三生有灵骨:指前生的缘分,暗示着宿命和前世的联系。
- 谪归:出自仙界,被贬回人间。
- 荔支仙:指荔枝的美好与珍贵,寓意仙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韶,号石庵,晚号石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风格豪放、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刘克庄晚年。荔枝作为一种美味的水果,在诗中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高洁的情操。诗人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荔支盛熟四绝》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玉李”和“蟠桃”,不仅是对美味水果的向往,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将自己与这些美好事物的联系上升到灵魂的层面,表达出一种对前世因缘的感悟和对现世生活的珍惜。在“谪归犹作荔支仙”一句中,诗人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世的思考,似乎在感叹即使被贬,人依然可以追寻那份高洁与美好。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而美丽的自然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富有诗情画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攀玉李青冥上:我曾经攀登高耸的玉李树,象征着追求美好。
- 亦摘蟠桃缥缈边:也曾在虚幻的境地摘取蟠桃,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定是三生有灵骨:这一定是前生注定的缘分,强调了命运与宿命的观念。
- 谪归犹作荔支仙:即使被贬回人间,依然是荔枝的仙子,暗示了不屈的精神与高洁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荔枝的关系比作仙子,突出其珍贵。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夸张:用“谪归犹作荔支仙”夸大其对荔枝的喜爱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宿命的思考。通过对水果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美好、珍贵的事物,也代表着诗人的高洁情操。
- 玉李、蟠桃:都为美味的水果,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青冥: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李”代表什么? A. 一种果树
B. 一位仙人
C. 一种饮料 -
“谪归犹作荔支仙”中“谪归”的意思是? A. 被贬回人间
B. 被提升为神
C. 返回故乡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事业成功
B. 美好事物
C. 财富和名声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哲思,通过月亮与酒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孤独而自由的心境。
- 杜甫《春望》:在描写自然与人事的变化中,表达了对国家与人生的感慨,尽管背景不同,但也有对人生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