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梧州二首》

时间: 2025-01-01 11:58:44

小室夷之筑,荒州舜所藏。

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

察使临阳子,遗民笑化光。

定知廉吏传,他日一名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陈梧州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小室夷之筑,荒州舜所藏。
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
察使临阳子,遗民笑化光。
定知廉吏传,他日一名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忆了一个小屋的建筑,象征着在荒凉的州郡里,仿佛是舜帝所隐居的地方。我经历了冰冷和艰苦,面容上带着瘴气和黄土的痕迹。当地的官员来到这里,遗留下来的百姓却在笑着向他们致以光明的希望。可以确定,这位清廉的官吏将会流传后世,成为美名。

注释:

  • 小室:指小房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夷之筑:夷是指平坦,筑是建筑,意为在平坦的地方建造的房子。
  • 荒州:指偏远贫瘠的州郡。
  • :舜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明君,寓意和谐与明德。
  • 冰檗:冰冷的植物,象征艰苦的环境。
  • 瘴茅:瘴气与黄土的结合,暗示环境的恶劣。
  • 察使:指派往地方的官员。
  • 遗民:遗留下来的百姓,代表着历史的延续。
  • 廉吏:清正廉洁的官吏。
  • 一名香:美名,流传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属于“江西诗派”,以其作品的清新、自然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缅怀清廉官吏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向往。在历史背景下,诗歌不仅是对朋友的追悼,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挽陈梧州二首》展现了刘克庄对往昔清明政治的怀念与对当下社会的忧虑。通过描绘小室的建筑与荒州的景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巧妙结合,使读者能感受到历史的重压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描绘了诗人经历的艰难困苦,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无奈。然而,在对“察使临阳子”的描写中,诗人又透露出对清廉官吏的敬仰与期待,强调了官员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室夷之筑:开篇即以小屋为引子,象征简朴的生活和人文情怀。
  2. 荒州舜所藏:暗示舜帝的理想社会,反映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3. 身过冰檗苦:表现个人的艰辛经历,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4. 面带瘴茅黄: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象征社会的困境。
  5. 察使临阳子:引入官员角色,强调他们对百姓的影响。
  6. 遗民笑化光:展现百姓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乐观的情感。
  7. 定知廉吏传:对清廉官吏的肯定,突出其重要性。
  8. 他日一名香:寄托对美好名声的期盼,强调历史的延续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舜所藏”象征理想与美德,揭示历史的深意。
  • 象征:小室与荒州象征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深刻而有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传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激励人们向往更美好的未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室:象征简朴与内心的安宁。
  • 荒州:代表社会的困境与历史的沉重。
  • 冰檗:象征艰辛与冷漠的环境。
  • 瘴茅: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反映人们的生存困境。
  • 廉吏:象征理想的官员形象,寄托了百姓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舜”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颛顼
    • B. 舜帝
    • C. 禹
    • D. 汉武帝
  2. “面带瘴茅黄”中的“瘴”指的是什么?

    • A. 瘟疫
    • B. 流行病
    • C. 恶劣环境的气候
    • D. 干旱
  3. 诗中提到的“遗民”主要指的是谁?

    • A. 官员
    • B. 清流
    • C. 普通百姓
    • D. 诗人

答案:

  1. B. 舜帝
  2. C. 恶劣环境的气候
  3. C. 普通百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by 杜甫
  • 《春望》by 杜甫
  • 《登高》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秋夕》与《挽陈梧州二首》: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但《秋夕》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挽陈梧州二首》则侧重于对清官的追忆与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