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时间: 2025-01-07 18:52:18

太山不可历,石齿齧人足。

聊集怪与奇,苍苍都在目。

何须引寒流,平地作溪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山不可历,石齿齧人足。聊集怪与奇,苍苍都在目。何须引寒流,平地作溪谷。

白话文翻译:

太山那样高大,无法攀登,石头的尖锐边缘像是要咬住人的脚。我们在这里聚集了许多奇特的景象,眼前苍苍茫茫,尽收眼底。何必引来寒流,平地上就可以形成溪谷的景象。

注释:

  • 太山:指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高大、雄伟。
  • 不可历:历,攀登;不可历即无法攀登。
  • 石齿:石头的尖锐部分,形容山石的险峻。
  • 聊集:姑且聚集,指凑在一起。
  • 怪与奇:奇特的景象。
  • 苍苍:形容景色的广阔和朦胧。
  • 何须:何必要。
  • 引寒流:引导寒冷的水流。
  • 平地作溪谷:指在平坦的地面上形成溪流和谷地的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与深刻的思想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游玩东园时,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哲思,反映出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梅尧臣在《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中的表现,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太山的描写,突显了其高大、险峻,给人一种无法攀登的感觉。这种状态,象征着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和无力。然而,梅尧臣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是在“聊集怪与奇”的过程中,展现了一种豁达的态度。他在苍茫的自然景色中找到了许多奇特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诗的最后两句“何须引寒流,平地作溪谷”,则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景观生成的思考。他质疑为何要引导寒流,而自然本身就能在平地上形成溪谷,反映出他对自然自有法则的尊重。整首诗流露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强调自然界的奇妙与人类的智慧共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山不可历:直白地表明了太山的高大。
  2. 石齿齧人足:强调了山石的险峻,给人一种威胁感。
  3. 聊集怪与奇: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奇妙。
  4. 苍苍都在目:描绘出一种空灵的视觉感受,象征着广阔的自然。
  5. 何须引寒流,平地作溪谷:发出反思,认为自然的美无需人为干预。

修辞手法:

  • 比喻:太山不可历比喻人类面对自然的局限。
  • 拟人:石齿似乎在“齧”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在自然的伟大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智慧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敬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山:象征伟岸与高远,代表自然的力量。
  • 石齿:代表险峻、不可攀登的自然特征。
  • 溪谷:象征自然的柔和与流动,体现自然的变化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山不可历”中“历”的意思是: A. 经过
    B. 攀登
    C. 观察
    D. 记住

  2. “何须引寒流”中“引”的意思是: A. 拉
    B. 引导
    C. 释放
    D. 追溯

  3.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自然的和谐与敬畏
    C. 人类的无力
    D.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美景,情感上更加细腻,关注个人体验。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诗意追求,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梅尧臣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