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时间: 2025-01-06 04:57: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沟。
先妻南阳君,奄仳向行舟。
魂去寂无迹,追之固无由。
此苦极天地,心瞀肠如抽。
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
柎殭尚疑生,大呼声裂喉。
柁师为我叹,挽卒为我愁。
戊子夏再过,感昔涕交流。
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未及归旅榇,悲恨何时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于甲申年的七月七日,清晨时分我抵达三沟。我的先妻,南阳的君子,刚刚离世,灵柩在行舟之上。她的灵魂已去,留下的痕迹无从追寻。此刻的痛苦是如此深重,仿佛天地都在为我哀伤,心中如同被撕裂一般。眼泪已经哭尽,无法再流,岸边的草在风中轻轻摇曳。连那些刚刚死去的生命似乎都怀疑自己还活着,悲痛的呼喊刺破了喉咙。船上的水手们为我叹息,船夫们为我忧愁。又是戊子年夏天再次经过这里,感慨往昔,泪水悄然流下。担心会伤害新人的心情,不得不强忍泪水擦拭双眼。尚未回到旅途的终点,心中的悲恨何时才能结束呢?
注释
- 甲申: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一个年号,甲申年是指按照干支纪年法的一个年份。
- 奄仳:指的是突然去世。
- 魂去寂无迹:指亡者的灵魂已经离去,留下了寂静的空无。
- 心瞀肠如抽:形容心中极度的痛苦,仿佛肠子都被抽空了一般。
- 柎殭:指的是刚死去的事物,这里暗指亡妻的灵魂。
- 戊子:同样是一个年号,指代另一个年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梅尧臣经历失去妻子的痛苦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伤。诗中提到的“南阳君”是梅尧臣的先妻,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出他对于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是一首充满悲情的悼亡诗。诗的开头通过具体的时、地、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诗人以“未明”形容清晨的朦胧美,而“至三沟”则暗示着人生旅途的艰难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愈发浓烈,诗人以“魂去寂无迹”描绘了失去爱人的痛苦,不再有任何痕迹可循,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心瞀肠如抽”更是将痛苦提升到极致,仿佛心肠被无情地撕扯。细腻的描写令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仿佛亲历那份绝望和哀伤。尤其是“泣尽泪不续”,让人明白失去的悲痛是如此之深,以至于连泪水也已哭尽,无法再流。
对于船夫和水手的叹息,诗人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悲伤,也反映出社会对失去的共情。而“戊子夏再过”的句子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尽管岁月如梭,痛苦却依然在心中盘旋。“恐伤新人心”表现出诗人在面对新生活时的矛盾与挣扎,强制擦拭双眸的行为则体现了对新生活的无奈和对往昔的执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生命和失去的主题,传达出一种对过往深切的怀念与无法释怀的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沟:设定时间与地点,表现出一种早晨的宁静与孤独。
- 先妻南阳君,奄仳向行舟:揭示失去爱人的事实,令人心痛。
- 魂去寂无迹,追之固无由:亡妻的灵魂已去,无法触及,只剩下深切的怀念。
- 此苦极天地,心瞀肠如抽:描绘痛苦的极端,情感的真切。
- 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意象的转换,表现出自然与内心的共鸣。
- 柎殭尚疑生,大呼声裂喉:表现出对死者的怀念与对生的无奈。
- 柁师为我叹,挽卒为我愁:他人的同情与共鸣,扩大了诗的情感范围。
- 戊子夏再过,感昔涕交流: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重现。
- 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对新生活的顾虑与对旧情的牵挂。
- 未及归旅榇,悲恨何时休: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情感的闭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瞀肠如抽”,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 拟人:岸草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诗人的悲痛而感伤。
- 对仗:如“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失去后的痛苦,展现出人类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脆弱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形成了强烈而动人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魂: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爱的永恒。
- 泪水:代表着悲伤与苦楚,是失去的直接体现。
- 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岸草:自然意象,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儒家文化对情感的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先妻”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母亲
- B. 诗人的好友
- C. 诗人的妻子
- D. 诗人的老师
-
“泣尽泪不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痛苦
- C. 期待
- D. 愤怒
-
诗中“戊子夏再过”表现了什么?
- A. 对新生活的期待
- B. 对往昔的怀念
- C. 对友人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梅尧臣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在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时融入了社会动荡的背景。两者都展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背景的呈现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
以上内容为《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