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憎人虎豹守天关》

时间: 2025-01-04 08:12:51

憎人虎豹守天关。

嗟蜀道、十分难。

说与沐猴冠。

这富贵、於人怎谩。

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

不醉有馀欢。

唱好个、风流谢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引·憎人虎豹守天关 丘崈 〔宋代〕 憎人虎豹守天关。嗟蜀道十分难。说与沐猴冠。这富贵於人怎谩。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不醉有馀欢。唱好个风流谢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憎恨那些像虎豹一样的人守卫着天关,感叹蜀道极其艰难。告诉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这样的富贵对人有什么意义。在宴会上忘却身份,能言善辩,每天都像在东山一样自在。不醉也有足够的欢乐,唱着赞美风流人物谢安的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憎人:憎恨的人。
  • 虎豹:比喻凶猛、残暴的人。
  • 天关:比喻重要的关口或障碍。
  • 嗟:叹息。
  • 蜀道:指四川的道路,因其险峻而著名。
  • 沐猴冠:比喻虚有其表,自命不凡的人。
  • 谩:欺骗,蒙蔽。
  • 忘形:忘却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尊俎:古代宴会中盛酒肉的器具,借指宴会。
  • 能言桃李:比喻能言善辩。
  • 东山:指隐居的地方,这里比喻自在的生活。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风流著称。

典故解析:

  • 沐猴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外表华丽而内心空虚的人。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风流著称,曾在东山隐居,后出仕为官,处理国事有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自命不凡、守卫重要关口的人的憎恨,以及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虎豹守天关”的憎恨和对“沐猴冠”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自命不凡、守卫重要关口的人的不满。诗中“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描绘了一种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与前文的憎恨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以赞美谢安的歌结束,表达了对风流人物的向往和对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憎人虎豹守天关:比喻那些凶猛、残暴的人守卫着重要的关口。
  • 嗟蜀道十分难:感叹蜀道的艰难,暗指人生的困境。
  • 说与沐猴冠:告诉那些自命不凡的人。
  • 这富贵於人怎谩:这样的富贵对人有什么意义。
  • 忘形尊俎:在宴会上忘却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能言桃李:比喻能言善辩。
  • 日日在东山:每天都像在隐居的地方一样自在。
  • 不醉有馀欢:不醉也有足够的欢乐。
  • 唱好个风流谢安:唱着赞美风流人物谢安的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虎豹”比喻凶猛、残暴的人,用“沐猴冠”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 拟人:将“虎豹”拟人化,赋予其守卫天关的行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憎人虎豹守天关”与“嗟蜀道十分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那些自命不凡、守卫重要关口的人的憎恨,以及对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豹:比喻凶猛、残暴的人。
  • 天关:比喻重要的关口或障碍。
  • 蜀道:比喻人生的困境。
  • 沐猴冠: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 尊俎:比喻宴会。
  • 桃李:比喻能言善辩。
  • 东山:比喻自在的生活。
  • 谢安:比喻风流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虎豹”比喻什么? A. 凶猛的动物 B. 凶猛、残暴的人 C. 重要的关口 D. 自命不凡的人

  2. 诗中的“沐猴冠”比喻什么? A. 虚有其表的人 B. 能言善辩的人 C. 自在的生活 D. 风流人物

  3. 诗中的“东山”比喻什么? A. 隐居的地方 B. 重要的关口 C. 人生的困境 D. 自在的生活

  4. 诗中的“谢安”是谁? A. 宋代诗人 B. 东晋政治家、文学家 C. 虚有其表的人 D. 凶猛、残暴的人

答案:

  1. B
  2. A
  3. D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道难》:同样描写蜀道的艰难,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对比:

  • 杜甫《蜀道难》与丘崈《太常引·憎人虎豹守天关》:两者都描写了道路的艰难,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丘崈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杜甫诗选》
  • 《李白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