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词/石州慢》
时间: 2025-01-01 14:0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歌阕阳关,肠断短亭,惟有离别。画船送我薰风,瘦马迎人飞雪。平生幽梦,岂知塞北江南,而今真叹河山阔。屈指数分携,早许多时节。愁绝。雁行点点云垂,木叶霏霏霜滑。正是荒城落日,空山残月。一尊谁念我,苦憔悴天涯,陡觉生华发。赖有紫枢人,共扬鞭丹阙。
白话文翻译:
唱完了《阳关》曲,在短亭中,离别的悲伤让人心碎。画船在薰风中送我离去,瘦马在飞雪中迎接我。我一生中的幽梦,怎会知道塞北和江南的差异,现在真正感叹河山的辽阔。屈指计算分别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时节。极度忧愁。大雁的行列在低垂的云中,树叶在霜滑中飘落。正是荒城的落日,空山的残月。一杯酒,谁会想起我,我在天涯苦苦憔悴,突然感到生出了白发。幸好有紫枢人,与我一同在丹阙前扬鞭。
注释:
- 歌阕阳关:指唱完了《阳关三叠》,这是一首著名的离别曲。
- 肠断短亭:形容离别的悲伤,短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
- 薰风:和煦的风。
- 瘦马:形容旅途的艰辛。
- 幽梦:深沉的梦境。
- 塞北江南:指北方和南方的地域差异。
- 河山阔:形容国土的辽阔。
- 屈指数分携:屈指计算分别的时间。
- 雁行点点云垂:形容大雁飞行的景象。
- 木叶霏霏霜滑:形容树叶在霜中飘落的景象。
- 荒城落日:形容荒凉的城池在落日下的景象。
- 空山残月:形容空旷的山中残留的月亮。
- 一尊:一杯酒。
- 紫枢人:指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 丹阙:指皇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松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词中可以看出他有着丰富的旅行经历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他的诗风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离别之际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歌阕阳关,肠断短亭”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悲伤,而“画船送我薰风,瘦马迎人飞雪”则通过对比和象征,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后文通过“平生幽梦,岂知塞北江南,而今真叹河山阔”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国土辽阔的赞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歌阕阳关,肠断短亭”: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 “画船送我薰风,瘦马迎人飞雪”:通过对比和象征,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
- “平生幽梦,岂知塞北江南,而今真叹河山阔”: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国土辽阔的赞叹。
- “屈指数分携,早许多时节”:计算分别的时间,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 “愁绝。雁行点点云垂,木叶霏霏霜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 “正是荒城落日,空山残月”:通过荒凉的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 “一尊谁念我,苦憔悴天涯,陡觉生华发”: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衰老的感慨。
- “赖有紫枢人,共扬鞭丹阙”: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朝廷的忠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画船送我薰风,瘦马迎人飞雪”的对比,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
- 象征:通过“雁行点点云垂,木叶霏霏霜滑”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 对仗:通过“荒城落日,空山残月”的对仗,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朝廷的忠诚。
意象分析:
- “歌阕阳关”:象征离别的悲伤。
- “画船送我薰风”:象征离别的场景。
- “瘦马迎人飞雪”:象征旅途的艰辛。
- “雁行点点云垂”:象征离别的忧愁。
- “木叶霏霏霜滑”:象征离别的凄凉。
- “荒城落日”:象征孤独和荒凉。
- “空山残月”:象征孤独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歌阕阳关”指的是什么? A. 唱完了《阳关三叠》 B. 唱完了《阳关曲》 C. 唱完了《阳关词》 D. 唱完了《阳关歌》
-
诗中“瘦马迎人飞雪”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旅途的愉快 C. 旅途的轻松 D. 旅途的舒适
-
诗中“平生幽梦,岂知塞北江南”表达了什么? A. 对旅途的感慨 B. 对离别的感慨 C. 对未来的忧虑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诗词对比:
- 胡松年的《石州词》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以离别为主题,但胡松年的诗更加注重对旅途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忧虑。
- 胡松年的《石州词》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但胡松年的诗更加注重对离别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
- 《胡松年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