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适越一轻艘,凌兢截鹭涛。
曙光金海近,晴雪玉峰高。
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鳌。
壮心殊未展,登涉漫劳劳。
白话文翻译:
我乘坐一只轻便的小船,穿行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
晨光洒在金色的海面上,晴朗的天空下,白雪般的高峰巍峨耸立。
静谧的环境让我思绪万千,想要挥笔抒发心中感慨,却又因时局而感到无奈。
我的壮志未能施展,登高望远却仍感到艰辛劳累。
注释:
字词注释:
- 适越:适合前往越地,指乘船渡过浙江。
- 轻艘:轻便的小船。
- 凌兢:形容轻快地穿行。
- 截鹭涛:指在水面上掠过水鸟的波涛。
- 曙光:晨曦,清晨的光辉。
- 金海:金色的海面,形容阳光照耀下的海面。
- 晴雪:晴天时的雪白高峰。
- 静寇:环境宁静,心中有忧虑。
- 投笔:指写作或抒发情感。
- 伤时:对时局感到惋惜。
- 鳌:传说中的大海怪,象征着理想或追求。
- 壮心:指壮志豪情。
- 登涉:登高望远,涉水而行。
- 漫劳劳:形容劳累不已。
典故解析:
- 钓鳌:古代传说中,钓鳌象征着追求理想和抱负,类似于《庄子》中“钓于渔”的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渡浙江》创作于诗人渡江途中,或因其对时局的无奈与理想的未能实现而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苦恼。
诗歌鉴赏:
《渡浙江》是一首描绘诗人渡江时所见景致与内心感受的诗作。首联以“适越一轻艘,凌兢截鹭涛”开篇,描绘出诗人乘船渡江的轻快情景,船只轻盈,水面波涛汹涌,反映了诗人心中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接着“曙光金海近,晴雪玉峰高”,晨光照耀下的金色海面与晴朗的高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沉重。“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鳌”,静谧的环境引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与无奈,心中有着对理想与壮志的渴望,却因现实的困境而感到痛惜与无力。最后一句“壮心殊未展,登涉漫劳劳”更是道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疲惫,尽管怀有壮志,却无法施展。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希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深刻而富有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适越一轻艘”:诗人乘坐轻便小船,前往越地,暗示一种轻松的出发。
- “凌兢截鹭涛”:描绘了小船在浪涛中行驶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勇敢的冒险精神。
- “曙光金海近”:晨曦的金色海面,象征希望与美好。
- “晴雪玉峰高”:高峰如雪般洁白,展现出自然的壮美。
- “静寇思投笔”: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思考写作,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 “伤时欲钓鳌”:对时局感到惋惜,想要追求理想却无能为力。
- “壮心殊未展”:壮志未能实现,暗含对失去机会的惋惜。
- “登涉漫劳劳”:形容登高望远的艰辛,展现诗人的无奈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晨光比作金海,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金海近”与“玉峰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体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当下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艘:象征自由与轻松。
- 金海:象征希望与美好。
- 玉峰:象征高洁与理想。
- 静寇: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壮心:象征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适越一轻艘”意指什么? A. 乘船渡江
B. 登山远足
C. 行走于陆地
答案:A -
“伤时欲钓鳌”中“钓鳌”象征着什么? A. 追求理想
B. 浪迹天涯
C. 归隐山林
答案:A -
诗人对时局的态度是: A. 满怀信心
B. 感到无奈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渡浙江》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壮阔的视野与历史感,而《渡浙江》则是对个人情感与理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