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居上人法华新院》

时间: 2025-01-09 14:57:11

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

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

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

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
作者: 陈陶 〔唐代〕

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
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
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
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浮华的名声与深邃的智慧相互交织,方形的寺庙中供奉着莲花。钟声和颂歌形成了僧侣的国度,湖光山色称颂了法门的大家。尘世中有许多宝塔,千佛的形象似乎在大牛车中载运而来。它们能够引导那些耕作泥土的旅客,超然地识别出细小的沙粒。

注释

  • 浮名:浮华的名声,指表面的名声和荣华。
  • 般若:智慧,尤其是佛教中的智慧。
  • 方寺:方形的寺庙,佛教建筑的一种常见形式。
  • 钟呗:钟声和颂唱,指佛教的仪式声。
  • 僧国:僧侣的国度,诗中指佛教的世界。
  • 湖山:湖泊与山峦,代表自然风光。
  • 法家:指佛教教义与信仰。
  • 一尘:一粒尘埃,寓意世俗的琐事。
  • 千佛:众多佛像的象征。
  • 泥犁客:耕作泥土的农人,象征普通人。
  • 超然:超脱于世俗之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般若”与“法家”都是佛教的重要概念。“般若”源于《般若经》,强调智慧的深刻与重要性。“法华”则是《法华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强调佛性与众生平等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以诗歌见长,其诗风多反映对佛教的理解与思索,具有哲理性与深邃性。

创作背景:在唐代,佛教文化盛行,寺庙林立,诗人常常用诗歌表达对寺庙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寺庙中创作,借佛教的意象来探讨人生的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人通过对佛教寺庙的描绘,将“浮名”与“般若”相对立,传达出一种对于表面名声的批判与对深刻智慧的追求。诗中“钟呗成僧国”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佛教氛围的宁静与庄严,而“湖山称法家”的句子则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教义结合,突显出佛教与自然的和谐。

“一尘多宝塔”中,诗人运用“尘”与“宝塔”的对比,展现了世俗与超脱的关系,进一步引导人们思考物质与精神的选择。而“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则以农人形象暗示普通人也能通过佛教的智慧超越世俗,认识到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全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名深般若:表面名声与深刻智慧的对比,暗含对名声的质疑。
  2. 方寺设莲华:寺庙中供奉莲花,象征纯洁与佛教的教义。
  3. 钟呗成僧国:钟声与颂唱构成了僧侣的世界,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4. 湖山称法家:自然景观中蕴含着佛教的哲理。
  5. 一尘多宝塔:尘世中诸多的宝塔,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6. 千佛大牛车:佛的形象与大牛车的结合,象征佛教的传播。
  7. 能诱泥犁客:引导普通人,暗示佛教的普及。
  8. 超然识聚沙:超越世俗,认识到生命的真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声与智慧进行对比,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用“千佛”与“泥犁客”来强调佛教的包容性与影响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佛教的意象表达人生的哲理,强调智慧与内心的修行,超越浮华的名声,寻求更深刻的生命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华:象征纯洁与佛教的教义。
  • 钟声:代表宗教仪式的庄重与宁静。
  • 宝塔:象征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 泥犁客:普通人,代表每一个追求智慧与真理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名”与“般若”代表什么?
    A. 名声与智慧
    B. 财富与贫穷
    C. 自然与人文
    D. 生命与死亡

  2. “钟呗成僧国”中“僧国”指什么?
    A. 佛教徒的社会
    B. 普通人的生活
    C. 战争与和平
    D. 自然的状态

  3. 诗歌中提到的“泥犁客”象征什么?
    A. 农民
    B. 商人
    C. 学者
    D. 旅行者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陈陶的诗更为直接地表达对佛教的思考,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观展现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两者都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方式各异,前者更偏向宗教哲理,后者则侧重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佛教文化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