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时间: 2025-01-01 16:21:26

白发归联侍从荣,未应江海叹飘零。

禽鱼不与钧天观,想见群龙舞洞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归联侍从荣,未应江海叹飘零。
禽鱼不与钧天观,想见群龙舞洞庭。

白话文翻译:

白发归来后,我为侍从的荣耀而感到欣慰,不应该在江海之间叹息自己的飘零。
禽鸟和鱼类并没有同我一样观赏天地的壮丽,唯独我想看到群龙在洞庭湖上舞动。

注释:

  • 白发:指年老,通常形容人已年迈。
  • 归联:归于、归依;联名、结交,意指与人结交。
  • 侍从:侍奉的随从或部属。
  • 江海:江河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 飘零:指飘荡和凋零,形容人生的无常。
  • 禽鱼:指鸟类和鱼类。
  • 钧天观:形容高空的观赏,钧天本是道教所指的天宇。
  • 群龙:指众多的龙,象征威风和力量。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一个著名的湖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6年-1121年),字叔明,号止庵,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是诗人在与友人聚会时,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的渴望。开头以“白发”引入,暗示作者已步入老年,面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他不愿在江海之间叹息,说明他对人生的态度积极向上,拒绝沉沦于无奈之中。接着,诗中使用“禽鱼不与钧天观”,强调了他与自然的隔阂,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同时又突显出他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求。最后一句“想见群龙舞洞庭”,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象的想象与期待,结合洞庭湖的壮丽,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归联侍从荣:年老的我回归侍从的荣华,表达出人生的归属感。
  • 未应江海叹飘零:不应该在广阔的江海中叹息人生的漂泊与凋零,反映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 禽鱼不与钧天观:鸟类和鱼类无法像我一样观赏天地的壮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差异。
  • 想见群龙舞洞庭:我渴望看到群龙在洞庭湖上翩翩起舞,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在江海飘零,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禽鱼被赋予了人类的特征,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命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老年和智慧。
  • 江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常。
  • 禽鱼:象征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的对比。
  • 群龙:象征力量与活力。
  • 洞庭: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主要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老年
    • C. 生活
    • D. 美好
  2. 诗中的“江海”代表什么?

    • A. 心情
    • B. 人生的无常
    • C. 美丽
    • D. 朋友
  3. “群龙舞洞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自然的美丽
    • C. 权力
    • D.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加注重洒脱与豪情。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饮酒作乐的态度,对比之下,晁补之更显沉思和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