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闳中顺之》

时间: 2025-01-17 10:16:37

黄卷翛然遇古人,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乾文举尊中酒,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闳中顺之》
作者:晁补之
黄卷翛然遇古人,
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乾文举尊中酒,
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
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
不妨白雪和阳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古人相遇时的感慨,千年的遗恨在这一刻得以释怀。诗中提到的“久乾文举”指的是文人之间的交往和饮酒,表现出一种对渊明(陶渊明)的敬仰与追求,但同时也感到自己未能如他那样从容。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却难以忘却内心的孤独,诗人希望能在内心的沉思中找到自我。同时,诗中提到的“元和文”代表着美好的文学,象征着诗人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注释:

  • 黄卷:古书,象征古人智慧。
  • 翛然:闲适自在的样子。
  • 千秋遗恨:长久以来的遗憾。
  • 文举:指文人,含有名声和地位的意味。
  • 缨冠:指文人的装束,象征地位。
  • 元和文:可能指贾谊的《元和集》,代表文学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5—1125),字义山,号山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清新,题材广泛,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交往、讨论文学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古人文学的尊敬和自己的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诗人在与古人相遇时,感受到千年的遗恨和未能实现的理想,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诗中提到的“久乾文举尊中酒”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文学的追求。诗中对渊明的虚负,隐含了对自己未能如陶渊明那样达到超然境界的遗憾。同时,诗的最后两句提到的“元和文似锦”则展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但文学仍然是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卷翛然遇古人:诗人闲适地翻开古书,仿佛与古人对话。
    2. 千秋遗恨一朝伸:长久以来的遗憾在这一刻得以释怀。
    3. 久乾文举尊中酒:饮酒作乐,交谈中感受到文化的深厚。
    4. 虚负渊明头上巾:虽有渊明的精神,但自己却未能达到。
    5. 缨冠未暇念同室:沉浸于学问,未能顾及身边的人。
    6. 闭眼自欲观吾身:内心深思,想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审视。
    7. 幸有元和文似锦:感激文学的美好,给了自己慰藉。
    8. 不妨白雪和阳春:即使生活中有阴霾,也要欣赏春天的美好。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象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强调了文学在心灵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黄卷:象征古代文化的智慧。
  • 千秋遗恨:代表历史遗留的情感与遗憾。
  • 渊明:陶渊明的象征,代表隐逸与自然。
  • 元和文:象征文学的美好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卷”象征什么?

    • A. 现代文学
    • B. 历史的智慧
    • C. 个人情感
    • D. 社会地位
  2. 诗人对渊明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敬仰
    • C. 无所谓
    • D. 批评

答案:1-B,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晁补之的这首诗更内敛,更多地反映了对个人理想与文化追求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系统的介绍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