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时间: 2025-01-06 07:3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作者: 蔡伸 〔宋代〕
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欹。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风卷起沙尘,云层低垂,傍晚时分,密密的雪花交错飞舞。坐在栏杆旁,看着寒枝上开满了琼蕊。妆点着兰房的美景,金色的屏风低垂着帘幕。红炉旁,轻轻倒酒低声唱歌,正是个适宜的时刻。夜深了,醉意渐浓,肌肤温暖,发髻微斜。何必追求高雅的聚会,如梁苑和瑶池?可笑的是子猷去拜访戴,兴致已去却忍受着寒冷的空回。何必羡慕渔人江上,披着一蓑归家。
注释
- 风卷龙沙:风卷起沙尘,形容风力强劲。
- 琼蕊:指雪花或冰清玉洁的花朵。
- 妆点兰房:妆点指装饰,兰房是指幽静雅致的房间。
- 香肌玉暖:形容女子肌肤温暖如玉。
- 高会:指高雅的聚会。
- 子猷:指王勃,因其有诗名而被人称道。
- 披得一蓑归:形容渔人不惧风雨,勇敢归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仲明,号澄江,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写词,风格清新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满庭芳》创作于冬季,诗人通过对寒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聚会的讽刺,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寒冷季节中的思考与感受。
诗歌鉴赏
《满庭芳》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的开头,"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塑造了一个寒冷而又宁静的冬日氛围,给人一种视觉和感官的双重冲击。接着,诗人转向室内,"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从窗外的雪景转向室内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中,诗人描绘了温暖的室内环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而"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欹"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温暖,暗示了诗人与女子间的亲密关系,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讽刺那些追求奢华聚会的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卷龙沙:描写风势猛烈,带起尘沙,传达出一种动感。
- 云垂平野:云层低垂,营造出一种压迫感,反映寒冷天气。
- 晚来密雪交飞:傍晚时分,雪花纷飞,增添了冬日的寒意。
-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坐在栏杆边,看到寒枝上开满琼蕊,展现出诗人的闲适与静谧。
- 妆点兰房景致:室内兰房被装饰得如诗如画,突显温馨。
- 红炉畔,浅斟低唱:在红炉旁轻松饮酒,表现出一种生活的乐趣。
- 更阑,人半醉:夜深人醉,暗示了温馨的氛围。
- 香肌玉暖,宝髻云欹:女子的美丽和温暖,增添了亲密感。
-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对高雅聚会的讽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堪笑子猷访戴:讽刺王勃的高雅聚会,表现出诗人的独立思想。
- 仍休羡,渔人江上:强调向往渔人的简单生活,展现出诗人的淡泊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室外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琼蕊”比喻雪花,传达出轻盈与美丽。
- 拟人:描绘自然景色如同有生命般,增加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景象和温暖的室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变幻与力量。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红炉:代表温暖与家庭。
- 兰房:象征雅致与幽静。
- 渔人:象征简单的生活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蔡伸
C. 杜甫
D. 苏轼 -
"香肌玉暖"中的“香肌”指的是?
A. 雪花
B. 美丽女子的肌肤
C. 香料
D. 玉器 -
诗人对高会的态度是?
A. 向往
B. 讽刺
C. 不屑
D. 中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词,描绘了美丽的春景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写自然与人情,但更注重忧国忧民的情怀。
- 《登高》(王勃):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人生哲理,但更为沉重和厚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
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引导读者体会诗人的生活态度与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