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史》
时间: 2025-01-19 19:57: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则平辅艺祖,创业定九州。
阖户读论语,临政决如流。
惟是持纲要,不以枝叶求。
厅中置大瓮,簿书一以投。
满即焚通衢,无稽时为休。
后来孰称贤,太初平阳俦。
水旱常入告,几先见事周。
然於陈利,报罢多无留。
二公岂拒言,恶人攻已尤。
仗马喻百官,千载徒贻羞。
伊尹志有无,毫釐千里殊。
君相更异势,达聪迩言收。
用中有权衡,槩绝非良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古代明君的治理智慧。作者以平辅和艺祖为例,展示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在阖上门读《论语》时,处理政务如水流一般顺畅。他强调要抓住纲领,不能纠缠于枝叶琐事。厅堂中设有大罐,书籍一旦填满就要投进火里焚烧,以免废物占用空间。后来谁能称得上贤明,太初和平阳的官员们常常会有水旱的预告,几乎能提前得知事情的发展。然而对于陈利的事情,处理完后往往没有留下什么。两位公公又岂能拒绝忠言,恶人攻击自己更是屡见不鲜。拿马喻指百官,千年之后只会遗留羞耻。伊尹的志向在于有无之间,毫厘之间的差别可以导致千里之远。君相之间的地位差异,聪明人能够听取近旁的言辞。治理之中有权衡,根本不是良好的谋略。
注释
- 平辅:指历史上著名的辅佐之臣,如平王和辅佐的艺祖。
- 论语:儒家经典,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 通衢:指主要道路,意指通行的要道。
- 伊尹:商朝著名的宰相,以智谋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他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和文化人,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他的诗词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读宋史》是在弘历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古代治国理政的看法,旨在借鉴前人经验以促进国家治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代治理智慧为主题,弘历在诗中借古喻今,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阖户读论语”显示了他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应以道德为先,决策应迅速而果断。此外,诗中提到的“厅中置大瓮”暗示了对沉重负担的清理与对效率的追求,说明了治理中的严谨与果断。
诗的后半部分则反映了治理中面临的挑战,提到“恶人攻已尤”,强调了在权力中心不可避免的恶性竞争与政治斗争。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毫釐千里殊”传达了细微之处可能产生重大差别的道理,警示领导者在治理时要谨慎行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则平辅艺祖:指代历史上著名的辅佐之臣,暗喻治理需要有贤能之人。
- 创业定九州:创业和稳定国家的宏伟目标。
- 阖户读论语:关上门来专心阅读经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临政决如流:处理政务迅速而有效。
- 惟是持纲要:强调要抓住主要问题。
- 厅中置大瓮:意指要清理不必要的事务。
- 满即焚通衢:一旦满了就要焚烧,象征着及时处理。
- 后来孰称贤:引出对后人评价的思考。
- 水旱常入告:预警自然灾害。
- 然於陈利,报罢多无留:处理完后无所留恋。
- 二公岂拒言:提到官员不能拒绝忠言。
- 仗马喻百官:用马作为比喻,讽刺官员的无能。
- 千载徒贻羞: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耻辱。
- 伊尹志有无:探讨治国理政的哲学。
- 君相更异势:君主与相国的权力差异。
- 用中有权衡:治理中要有权衡之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仗马喻百官”,用马的形象来反映官员的状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古代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强调学习与果断决策的重要性,警惕政治斗争的复杂与险恶,探讨了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论语:象征智慧与道德。
- 瓮:象征着责任与负担。
- 马:象征官员的能力与评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阖户读论语”意指什么? a) 关闭门窗
b) 专心学习
c) 参加讨论
答案:b -
“满即焚通衢”表达了什么观点? a) 清理冗余
b) 保持人际关系
c) 保护环境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恶人攻已尤”是指什么? a) 对手的攻击
b) 友人的帮助
c) 自我反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作品,探讨历史与哲理。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弘历的《读宋史》更注重对治国理政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民生与历史的沉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