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时间: 2025-01-19 14:54:09

绿阴寂寂樱桃下。

盆池劣照蔷薇架。

帘影假山前。

映阶红叶翻。

芭蕉笼碧砌。

猧子中庭睡。

香径没人来。

拂墙花又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作者: 陈克 〔宋代〕

绿阴寂寂樱桃下。
盆池劣照蔷薇架。
帘影假山前。
映阶红叶翻。
芭蕉笼碧砌。
猧子中庭睡。
香径没人来。
拂墙花又开。

白话文翻译:

在绿阴寂静的樱桃树下,
池塘的水面映照着蔷薇的架子。
帘影投射在假山前,
映照着阶梯上翻飞的红叶。
芭蕉笼罩着青色的石阶,
猕猴在中庭安然入睡。
香径上没有行人经过,
拂动墙边的花又再次绽放。

注释:

  • 绿阴:指树木茂密的阴影。
  • 樱桃下:樱桃树下,象征着夏日的美好时光。
  • 盆池:小池塘,古代常用于装饰园林。
  • 劣照:形容光线微弱或景色不佳。
  • 帘影:窗帘的影子,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假山:园林中人工堆砌的小山,常用来点缀景观。
  • 猧子:指猕猴,象征顽皮和无忧无虑。
  • 香径:香气四溢的小路,通常指花草繁茂的小道。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表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是宋代的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常常在庭园中吟诗作对,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园林的静谧与美丽。开篇以“绿阴寂寂樱桃下”引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树下的阴影增添了凉爽气息,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止。接着,诗人描绘了池塘、蔷薇、假山、红叶等各色景物,构建出一个生动的园林图景。

诗中的意象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特别是“猧子中庭睡”,通过猕猴的安然入睡,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整首词在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一句“拂墙花又开”,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诗人在此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尽管环境宁静,但生命依旧在绽放,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阴寂寂樱桃下”:描绘了夏日的宁静,樱桃树下的阴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盆池劣照蔷薇架”:池塘水面映照着蔷薇架,暗示光线的微弱,景色的柔和。
  • “帘影假山前”:窗帘的影子投射在假山前,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 “映阶红叶翻”:红叶在阳光下翻动,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芭蕉笼碧砌”:芭蕉叶笼罩着青色的石阶,描绘出一种郁郁葱葱的景象。
  • “猧子中庭睡”:猕猴在中庭安然入睡,象征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香径没人来”:香气四溢的小路上没有行人,传递出一种孤寂感。
  • “拂墙花又开”:墙边的花又再次绽放,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绿阴、盆池等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拟人:通过“猧子中庭睡”赋予猕猴人性化的特点,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添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闲适时光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生命与宁静。
  • 樱桃:代表夏天的丰盈与美好。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生命的轮回。
  • 猕猴: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香径:象征自然的芬芳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阴寂寂樱桃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2. “猧子中庭睡”中的“猧子”指的是什么动物? A. 狗
    B. 猕猴
    C. 猫

  3. 诗中描写的园林环境给人带来的是怎样的情感? A. 压抑
    B. 无忧无虑
    C. 忧伤

答案

  1. B 宁静
  2. B 猕猴
  3. B 无忧无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人生哲理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陈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