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04 07:09:06

平生性忠厚,所守必尊君。

面实贤愚混,心惟白黑分。

事光中执法,书集右将军。

天意苦埋没,北邙松柏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平生性忠厚,所守必尊君。
面实贤愚混,心惟白黑分。
事光中执法,书集右将军。
天意苦埋没,北邙松柏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尚书的哀悼。王尚书一生忠诚厚道,始终恪守尊君的原则。表面上看似聪明与愚昧并存,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分明的。王尚书在朝中执法公正,而他的书法技艺则被称道。天意让他在世上不得志,最终安息于北邙山的松柏之间。

注释:

  • 平生:一生;终生。
  • 所守:所遵守的原则。
  • 贤愚混:指看似聪明与愚昧混杂。
  • 心惟:内心的想法。
  • 执法:行使法律,执掌公权。
  • 书集:书法作品的集成。
  • 北邙:指北邙山,古代埋葬贵族的地方。
  • 松柏:象征长青,常用于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典故解析:

  • 北邙山:古代帝王和名士的葬地,象征着高贵与安息。
  • 松柏:在中国文化中,松柏象征着坚韧与永恒,常用来寄托对逝者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拙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以写人、写景、抒情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是梅尧臣为王尚书(王安石的老师)所作,以悼念其去世。王尚书一生为国尽忠,诗中反映了他忠诚的品格与对国家的奉献。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以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王尚书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诗的开篇便直指王尚书的性格,强调其一生忠厚,始终恪守尊君之道,展现出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接下来的两句“面实贤愚混,心惟白黑分”,则揭示了王尚书在世俗中的复杂性与内心的清晰。虽然外表看似与众不同,但他的内心始终有着对是非的明辨,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智慧。

“事光中执法,书集右将军”两句则是对王尚书在朝中的公正执法与书法才能的肯定,显示出他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的成就。然而,最后一句“天意苦埋没,北邙松柏坟”则充满了感叹与无奈,表达了对王尚书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地位的惋惜,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崇敬转向悲伤,借助对王尚书生平的回顾,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思考。诗歌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悼,也是对忠诚与正义的呼唤,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性忠厚:王尚书一生都抱有忠诚与厚道的品格。
  • 所守必尊君:他所恪守的原则是忠于君主。
  • 面实贤愚混:表面上看似聪明与愚蠢的混杂。
  • 心惟白黑分:内心对是非有明确的辨识。
  • 事光中执法:在朝中公正地行使法律。
  • 书集右将军:他的书法才华被称颂。
  • 天意苦埋没:天意让他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耀。
  • 北邙松柏坟:最终安息于北邙山的松柏之间,象征着对其高洁品德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平生性忠厚,所守必尊君”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松柏”象征长青,隐喻王尚书的品德将永存。
  • 对比:通过生与死的对比,突显出王尚书在世时的遭遇与去世后的安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忆忠诚与正义的精神,表达对王尚书生平的崇敬与对其不幸命运的惋惜。通过对王尚书的描绘,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忠厚: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尊君:代表着忠诚于国家与君主的责任。
  • 松柏:长青的象征,寓意着对逝者的怀念与永恒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尚书一生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A. 忠厚
    B. 贪婪
    C. 虚伪
    答案:A

  2. 诗中提到“北邙松柏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忠诚与高洁
    C. 权力
    答案:B

  3. 诗中描述王尚书的书法技艺如何? A. 被忽视
    B. 受到称赞
    C. 不被认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与祝福。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虽主题不同,但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