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4-09-19 22:0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暂聚如萍,忽散似云,无可奈何。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风前月下,一片离骚。啼罢栖乌,望穷芳草,此恨与之谁较多。昏黄后,对青灯感慨,白酒悲歌。梦中作梦知么。忆往事落花流水呵。更凭高远,沈腰不瘦,怅今怀昔,潘鬓须皤。去燕来鸿,寻梅问柳,寸念从他寒暑熬。消魂处,但烟光缥渺,山色周遭。
白话文翻译:
暂时聚集如浮萍,忽然又像云一样散去,真是无奈。向着天涯海角,泪水如行,风前月下,满是离愁。啼叫的栖乌,望尽芳草,此恨与谁相比更深?黄昏时分,面对青灯感慨,举杯悲歌。梦中梦见,往事如落花流水一样消逝。更高远地回望,虽腰身未瘦,却怅惘今昔,潘江的白发已皤。燕子走了,鸿雁来临,寻梅问柳,思念在寒暑中煎熬。消魂之处,只有烟光缥缈,山色环绕。
注释:
- 暂聚如萍:形容聚会的短暂,如浮萍一般,不定。
- 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感到无奈。
- 离骚:离愁之意,源于屈原的《离骚》,表达离别的痛苦。
- 啼罢栖乌:指栖息的乌鸦发出啼叫,象征孤独与哀伤。
- 沉腰不瘦:形容身材未见减退,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 寸念从他寒暑熬:思念之情在寒冷和炎热中久经磨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长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作者以个人的感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伤,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悟。诗中“暂聚如萍,忽散似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与无常。“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更是直接将离别的痛苦展现出来,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悲伤。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从自然景象中引申出对往事的追忆,似乎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流逝带走的不仅是身边的人,还包括那些美好的回忆。
另外,诗中“梦中作梦知么”和“忆往事落花流水”的句子,构建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呈现出对过往的无尽思索与怀念。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表达了对失去、对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暂聚如萍,忽散似云:描绘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无常。
- 无可奈何:感叹这种无奈的状态。
- 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离别时的泪水,情感真实而深刻。
- 风前月下,一片离骚:在自然中感受离愁,环境与情感相互交融。
- 啼罢栖乌,望穷芳草:表达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此恨与之谁较多:思考这种离愁的深浅,感情的复杂。
- 昏黄后,对青灯感慨:黄昏的孤独与思考,青灯伴我。
- 白酒悲歌:以酒浇愁,表达内心的悲痛。
- 梦中作梦知么:梦境交错,似乎无从明了。
- 忆往事落花流水呵:往事如流水般消逝,带来无限惆怅。
- 更凭高远:试图放眼更高远的未来。
- 沈腰不瘦:时光带来的变化,虽未见减退。
- 怅今怀昔:对比现在与过去,感慨万千。
- 潘鬓须皤:提及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
- 去燕来鸿:燕子与鸿雁的归去来临,象征季节的变迁。
- 寻梅问柳:在自然中追寻过往的记忆。
- 寸念从他寒暑熬:思念在时间的磨练中更加深厚。
- 消魂处,但烟光缥渺,山色周遭: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到一种孤寂与消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比作浮萍与云,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啼罢栖乌”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和思念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萍:象征无根、漂泊不定的人生。
- 别泪:离别时的眼泪,象征深厚的感情。
- 青灯:夜晚的孤独,象征沉思与回忆。
- 落花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往事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暂聚如萍”比喻什么?
- A. 无常的人生
- B. 美好的爱情
- C. 春天的花朵
-
“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记忆
- B. 孤独的思考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豪情壮志的宣泄。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关注于家庭的离散与思念,情感更加细腻而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离骚与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