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有一修行法》
时间: 2025-01-04 12:04: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有一修行法
作者:葛长庚 〔宋代〕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
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
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拼做几千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修行的理念:不需要向师傅请教,只要在饥饿时吃饭,困倦时睡觉。修行者不必过于关注内心的精气和外在的功夫修炼,而应专注于净化自己的内心。整日无所思虑,便可称得上是活着的神仙。既不愚痴,也不狡诈,保持内心的平和。随遇而安,饮食生涯,命运交给天意。万事不必斤斤计较,自然的法则总是最好的。世间的滋味不过如此,活过几千年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 修行法:修行的方式或方法。
- 问师传:向老师请教传授的道理。
- 移精运气:调整内心的精气和气息。
- 打坐:一种传统的冥想修行方式。
- 净心田:清净自己的内心。
- 活神仙:指心境开朗、无忧无虑的人。
- 随缘饮啄:顺应自然的饮食习惯。
- 命也付之天:命运归天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纷纷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解脱。葛长庚在此诗中表达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反思,倡导一种更为自然、简单的生活哲学。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有一修行法》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诗人强调修行不必拘泥于形式,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活态度。首句“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便直指修行的本质,强调个人体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饥来吃饭困来眠”则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表达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智慧。
诗中提到的“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描绘出一种无忧无虑的境界,令人向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不必追求世俗的名利,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和真实。最后两句“世味只如此,拼做几千年”则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倡导人们珍惜当下,活出自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哲学的深度,又有生活的智慧,是对传统修行观念的一种颠覆与重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不必依赖于师傅的传授。
-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只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饥饿时吃饭,困倦时睡觉。
-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不需要刻意地调整内心的精气,也不必进行打坐等形式化的修行。
- 但去净心田:关键在于清净自己的内心。
-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整天无所思虑,便是活得如同神仙一般。
-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保持内心的平和,不愚痴、不狡诈、不狂妄。
-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随遇而安,饮食与否由命运安排。
-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万事不必斤斤计较,造物主总是有自己的安排。
- 凡百任天然:一切自然地发展。
- 世味只如此,拼做几千年:生活的滋味不过如此,拼搏几千年又有什么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工整的句子,如“饥来吃饭困来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活神仙”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理想的修行境界。
- 排比:如“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通过排比手法强调修行者应有的品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修行的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葛长庚提倡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轻松面对生活。
意象分析
- 心田:象征内心的净化与修行的根本。
- 神仙:代表一种理想的境界,象征超脱世俗的心态。
- 饮啄:体现生活的平淡与自然,象征着人对生活的依赖与随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饥来吃饭困来眠”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随遇而安
- C. 刻意修行
-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中的“活神仙”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富裕的人
- B. 内心宁静的人
- C. 追求功名的人
-
诗中提到的“万事不由计较”强调的是什么?
- A. 努力工作
- B. 随顺自然
- C. 追求成功
答案
- B. 随遇而安
- B. 内心宁静的人
- B. 随顺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对自然与修行的思考。
- 《登高》:杜甫对人生与命运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豪情与饮酒作乐。
- 陶渊明《桃花源记》: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与葛长庚强调的内心宁静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