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为李武曾题扇上美人同弟纬云赋》

时间: 2025-01-19 17:54:10

烟样罗裯,月样银钩。

人立处、风景全幽。

谁将纨扇,细写风流。

有一分水,一分墨,一分愁。

天街似水,迢迢凉夜,十年前、事上心头。

双飘裙带,曾伴新秋。

在那家庭,那家院,那家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样罗裯,月样银钩。人立处风景全幽。谁将纨扇,细写风流。有一分水,一分墨,一分愁。天街似水,迢迢凉夜,十年前事上心头。双飘裙带,曾伴新秋。在那家庭,那家院,那家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夜晚,烟雾缭绕的罗裳,如同月亮的银钩般清冷。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围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是谁用纨扇轻轻描绘出这份风流韵味?一分水、一分墨,夹杂着一分愁绪。天街如水,凉夜漫漫,十年前的往事在心头浮现。双飘裙带的身影,曾经伴随过新秋的时光。在那熟悉的家庭、院落和楼阁中,蕴藏着不少回忆。

注释:

  • 烟样罗裯:指轻薄如烟的罗裙。
  • 月样银钩:形容月光如同银钩,清冷而美丽。
  • 纨扇:用精美丝绸制成的扇子,象征高雅和风流。
  • 天街似水:形容夜晚的天空如同流水般清澈。
  • 双飘裙带:指女子的裙带飘动,象征柔美与轻盈。

典故解析:

“天街似水”可以引申为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强调夜色中的宁静与悠远的思绪。而“十年前事”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年-约1710年),字季良,号梅溪,江苏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美丽与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维崧在一处宁静的夜晚创作的,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行香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幽静的夜晚,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中“烟样罗裯,月样银钩”的描写,不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更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氛围。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往事的感慨,“十年前事上心头”一句,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与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色彩和情感深度。

同时,诗中对细节的捕捉和对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尤其是“谁将纨扇,细写风流”的提问,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语言上优雅流畅,情感上深沉细腻,是清代词人中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样罗裯:描绘女子的衣裳如烟般轻盈,营造出一种飘逸的美感。
  2. 月样银钩:将月光比作银钩,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清冷与宁静。
  3. 人立处风景全幽:人站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围的风景显得格外幽静。
  4. 谁将纨扇,细写风流:提出疑问,暗示谁在用扇子绘制美丽的景象,体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情怀。
  5. 有一分水,一分墨,一分愁:水墨意象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愁苦的情感。
  6. 天街似水,迢迢凉夜:夜空如水,凉爽而漫长,带出一种清幽的感觉。
  7. 十年前事上心头:十年前的往事浮现在心头,引发对往昔的回忆。
  8. 双飘裙带,曾伴新秋:女子的裙带飘动,伴随秋天的到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9. 在那家庭,那家院,那家楼: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传达出对过往温馨家庭生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样银钩”、“天街似水”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景色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冷的夜晚与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过往岁月的深情怀念,蕴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轻盈与朦胧,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象征宁静与孤独,代表思念的情绪。
  • :象征风流与雅致,体现出文人情怀。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思绪,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样罗裯”中“罗裯”指的是什么? A. 冷 B. 衣裳 C. 风景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十年前事”是指什么? A. 对爱情的回忆 B. 对往事的追忆 C. 对旅行的回忆 答案: B

  3. 诗中“月样银钩”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天空 B. 人物 C. 月光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陈维崧的词风对比:辛弃疾的豪放与陈维崧的婉约,各有风采,前者更多体现英气与豪情,后者则细腻温柔,充满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生平与作品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