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时间: 2025-01-04 08:43:05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羽轮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

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

踏碎九光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白话文翻译:

萧氏夫妇是贤良的夫妻,茅家也有好兄弟相伴。
乘着轻盈的羽车,飞往高耸的层城,与仙人一同欢聚。
为庆祝寿辰,唱起了一曲云谣。
把金壶碧酒喝尽,醉意浓浓地争相摇撼白榆花。
在醉意中踏碎了九天的霞光。

注释:

  • 贤夫妇:指品德高尚的夫妻。
  • 茅家:可能指与萧氏有密切关系的家族,象征友好的兄弟情谊。
  • 羽轮:指轻便的车,象征轻快的旅行。
  • 层城:高耸的城市,可能是指仙境或理想的聚会场所。
  • 云谣:传唱的歌曲,寓意美好的祝愿。
  • 金壶碧酒:形容美酒的珍贵和色泽,象征宴席的奢华。
  • 醺酣:形容醉意浓烈。
  • 白榆花、九光霞:都是自然景物的描绘,用以衬托宴会的欢乐气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卿”可以理解为高贵的神仙,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长寿。“云谣”作为一种民间歌谣,常常在庆祝场合中传唱,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踏碎九光霞”则可能暗示了欢乐的气氛能够打破常规,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岳,宋代著名词人。他以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写男女情爱和生活琐事。柳永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广受欢迎,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巫山一段云》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宴会和庆祝的场合屡见不鲜。这首词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对萧氏贤夫妇的赞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爱情的美好祝福。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是一首充满欢庆气氛的词作,展示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家庭美满的向往。整首词以“贤夫妇”作为开篇,展现了夫妻和谐、兄弟友好的美好画面,给人以温馨感。接着,作者通过描绘羽车飞赴高城的意象,象征着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生活。

在宴会上,一曲云谣传唱,金壶碧酒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祝寿的热烈氛围。此时,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们的喜悦情感结合,创造出一种醉人的意境。醉酒后,摇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既是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也是对人生狂欢的表白。这种豪放的情感在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欢愉。

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赞美,体现了柳永词作的独特风格,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开篇引入主题,强调了良好的夫妻关系和兄弟情谊。
    • “羽轮飙驾赴层城。”:描绘轻盈的行程,渲染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高会尽仙卿。”:暗示宴会的高雅与神圣。
    • “一曲云谣为寿。”:通过歌曲祝福寿辰,突显了文化的内涵。
    • “倒尽金壶碧酒。”:强调酒的珍贵和宴会的奢华。
    • “醺酣争撼白榆花。”:展现宴会中人们的欢愉与醉意。
    • “踏碎九光霞。”:用美丽的自然景象来表现人们的狂欢气氛。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羽轮”象征轻松愉快的旅行)、拟人(“争撼白榆花”赋予花以动作)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 此诗的主题围绕家庭和谐、友情深厚、生活美好展开,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羽轮:象征轻快和自由的旅行。
    • 层城:代表高雅和理想的聚会场所。
    • 金壶碧酒:象征奢华与珍贵的生活享受。
    • 白榆花:自然之美的象征,增添了欢庆的氛围。
    • 九光霞:代表美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欢乐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贤夫妇”指的是哪一对? A. 萧氏夫妇
    B. 茅家兄弟
    C. 柳氏夫妇

  2. “羽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重担
    B. 轻松愉快的旅行
    C. 破碎的梦想

  3. 诗中提到的“云谣”是指什么? A. 送别曲
    B. 祝寿曲
    C. 哀悼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同样表现了人生的欢愉与豪放情感。
  • 《长恨歌》(白居易):描绘爱情与生活的美好,情感深刻。

诗词对比:

  •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希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巫山一段云》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