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第二(小石调)》

时间: 2025-01-17 10:25:14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

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

漫悔懊。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

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

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

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白话文翻译:

青翼传递着情意,香径上偷偷约会,我自己觉得最初的事太草率。未曾想过同床共枕,却轻易许下承诺,平生欢笑。为何在人世间美好的事情却总是稀少呢?徒然懊悔,细细追忆,怨恨当初的轻易,让恩爱变成了烦恼。心中事千千万万,尽靠音信来牵挂。以此来牵挂,等她从家里过来问候。等到见面时,虽然高兴想要问候,却又忘了。

注释:

  • 青翼:比喻传情的信使,或代指情意。
  • 香径:香气弥漫的小路,指情侣约会的地方。
  • 草草:草率,匆忙。
  • 同衾枕:共用一床被子,指情侣的亲密关系。
  • 音耗:音信,指消息的传递。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同衾枕”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显示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1053),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以其词作流畅、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词多描绘离愁别恨和对爱情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法曲第二(小石调)》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年代。柳永在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复杂感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法曲第二(小石调)》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复杂故事。诗中通过“青翼传情”和“香径偷期”等意象,描绘了恋人之间的甜蜜与悸动,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内心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爱情变迁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既有甜蜜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词中“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一句,深刻地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叹,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表达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既有音乐感,又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翼传情:通过信使传递情感。
  2. 香径偷期:在幽静的小路上秘密约会。
  3. 自觉当初草草:意识到当初的承诺太过草率。
  4. 未省同衾枕:未曾考虑过的亲密关系。
  5. 便轻许相将:轻易地许下了相伴的诺言。
  6. 平生欢笑:曾经的欢笑与快乐。
  7.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为什么世间的美好事物总是稀少。
  8. 漫悔懊:徒然感到懊悔。
  9.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细细回想,怨恨当初轻易的决定。
  10. 致得恩爱成烦恼:导致了恩爱变成了烦恼。
  11. 心下事千种:心中有千般事。
  12. 尽凭音耗:全靠音信来牵挂。
  13. 以此萦牵:因而心中牵挂。
  14. 等伊来自家向道:期待她从家里过来。
  15. 洎相见:等到见面时。
  16. 喜欢存问,又还忘了:虽然高兴想问候,却又忘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翼”比喻情感的传递。
  • 对仗:如“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形成对比。
  • 拟人:将情感和思绪拟人化,让读者更易感受到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无奈,描绘了恋人之间甜蜜与烦恼的复杂关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翼:象征信使与情感的传递。
  2. 香径:象征秘密与美好回忆的地方。
  3. 同衾枕:象征亲密无间的爱情关系。
  4. 音耗:象征对彼此的牵挂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青翼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传递情感的信使
    • C. 难忘的回忆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香径偷期”,意指情侣在__的地方秘密约会。

    答案:小路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简单和快乐。 (对/错)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
  2. 苏轼《水调歌头》
  3. 温庭筠《梦江南》

诗词对比:

柳永的《法曲第二(小石调)》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爱情中的烦恼与无奈,而后者则倾向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与向往。不论是对爱情的期盼,还是对过往的追忆,均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表现。

参考资料:

  • 柳永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