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时间: 2025-01-04 08:04:57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白话文翻译

听说亭子周围的花儿很美,这里竟然像蜀地的乡村。 花朵颜色深沉,姿态不俗,香气淡雅,意味悠长。 高高的蜡烛照亮深夜,轻轻的阴云保护着晚开的芳香。 何必去比较桃花和李花,只想回应春光的恩赐。

注释

  • 居然:竟然。
  • 蜀乡:指蜀地(今四川一带),以其风景秀丽著称。
  • 色深姿不俗:形容花朵颜色深沉,姿态高雅不俗。
  • 香淡意能长:香气淡雅,意味悠长。
  • 高烛留深夜:高高的蜡烛照亮深夜。
  • 轻阴护晚芳:轻轻的阴云保护着晚开的芳香。
  • 何心较桃李:何必去比较桃花和李花。
  • 只拟答春光:只想回应春光的恩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寄题给友人周功父的溪园三咏之一,名为《嫣然亭》。诗中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花朵,通过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周围花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一句,既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又隐喻了友人的高雅品格。后两句“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听说亭子周围的花儿很美,这里竟然像蜀地的乡村。
  2.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花朵颜色深沉,姿态高雅不俗,香气淡雅,意味悠长。
  3.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高高的蜡烛照亮深夜,轻轻的阴云保护着晚开的芳香。
  4.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何必去比较桃花和李花,只想回应春光的恩赐。

修辞手法

  • 比喻:“居然似蜀乡”,将亭子周围的花朵比作蜀地的乡村,形象生动。
  • 拟人:“轻阴护晚芳”,将阴云拟人化,赋予其保护花朵的职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亭子周围花朵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一句,既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又隐喻了友人的高雅品格。后两句“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花:亭子周围的花朵,象征美丽和高雅。
  • 蜀乡:蜀地的乡村,象征风景秀丽。
  • 色深姿不俗:花朵颜色深沉,姿态高雅不俗,象征高雅品格。
  • 香淡意能长:香气淡雅,意味悠长,象征深远意味。
  • 高烛:高高的蜡烛,象征光明和温暖。
  • 轻阴:轻轻的阴云,象征保护和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居然似蜀乡”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 A. 竟然 B. 果然 C. 居然
  2. 诗中“色深姿不俗”描绘的是什么? A. 花朵的颜色和姿态 B. 亭子的建筑风格 C. 蜀地的风景
  3. 诗中“何心较桃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比较的情感 B. 感激的情感 C. 无奈的情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自然美景和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对宋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张栻诗文集》:收录了张栻的诗文作品,对其生平和创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