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白话文翻译: 深林中几处传来杜鹃的啼声,梦境如同轻烟般飘渺。直到梦境难以追寻时,情感更加缠绵悱恻。蝴蝶自在地飞舞,黄莺自顾自地鸣叫,总是显得凄凉。明亮的月光照在空旷的庭院中,宛如流水般的光阴,如同美好的年华。
注释: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常用来象征哀愁。
- 梦如烟:形容梦境虚幻、难以捉摸。
- 缠绵:形容情感深厚、难以割舍。
- 凄然:悲伤的样子。
- 华年:美好的年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庄棫(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某个感怀时光流逝、追忆往事的时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夜晚,作者独自在庭院中,听到深林中杜鹃的啼声,引发了对过往梦境和美好年华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深林中杜鹃的啼声、梦境的虚幻、蝴蝶与黄莺的自舞自语,以及明月照耀下的空庭,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怀旧情感的意境。诗中的“梦如烟”和“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等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美好年华的深切追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缠绵,是一首典型的怀旧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林几处啼鹃”:开篇即以杜鹃的啼声引入,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
- “梦如烟”:用“烟”比喻梦境的虚幻,难以捉摸。
-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表达了梦境难以追寻时,情感更加缠绵悱恻。
-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通过蝴蝶和黄莺的自舞自语,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氛围。
-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以明月照耀下的空庭比喻流逝的年华,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如烟”、“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等,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象征:杜鹃的啼声、蝴蝶和黄莺的自舞自语,都象征着哀愁和孤独。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年华的怀念与追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中不可挽回的过去的深切感慨。
意象分析:
- 啼鹃:象征哀愁和孤独。
- 梦如烟:象征梦境的虚幻和难以捉摸。
- 蝶自舞,莺自语:象征自然界的自在和孤独。
- 明月空庭:象征流逝的年华和空旷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梦如烟”比喻的是什么? A. 梦境的虚幻 B. 烟雾的飘渺 C. 时间的流逝 D. 情感的缠绵
- 诗中“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啼鹃”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哀愁 C. 自由 D. 宁静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这些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美好年华的怀念。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甫的《春望》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前者通过对战乱后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后者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全宋词》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