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出漪澜堂,微风散林樾。
帘开萤影度,屐响蛩语歇。
遥爱水荭花,清芬媚凉月。
白话文翻译:
夜晚走出漪澜堂,微风轻轻吹散林间的树影。
帘子打开,萤火虫的影子轻轻荡过,鞋子发出的声音与蟋蟀的鸣叫都停了下来。
我远远地爱着水边的荭草花,它的清香在凉爽的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
- 漪澜堂:一种园林建筑,意指水波荡漾的地方。
- 微风:轻柔的风。
- 林樾:树林的树影。
- 萤影:萤火虫的影子。
- 屐响:木屐的声音。
- 蛩语:蟋蟀的鸣叫声。
- 水荭花:生长在水边的花,常用来形容清幽的环境。
- 清芬:清新的香气。
- 媚:美丽,诱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水荭花”作为水边植物,常常象征着清丽与幽静的自然环境,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玉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走出自己的居所,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寄畅园步月》是一首描绘夜晚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夜晚。开篇“夜出漪澜堂,微风散林樾”,引入了夜晚的场景,微风轻拂,树影摇曳,令人感到舒适和宁静。接着“帘开萤影度”,诗人打开窗帘,萤火虫轻盈的影子在夜空中闪烁,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此时,周围的声音也变得轻柔,屐声和蟋蟀的鸣叫都仿佛在此刻静止。
末尾的“遥爱水荭花,清芬媚凉月”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热爱。水荭花的清香在凉爽的月光下显得格外诱人,诗人通过这种感官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清新和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出漪澜堂:夜晚走出漪澜堂,暗示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 微风散林樾: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清凉,表现出自然的柔美。
- 帘开萤影度:打开窗帘,萤火虫的影子穿过,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息。
- 屐响蛩语歇:木屐的声音与蟋蟀的鸣叫都停止了,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遥爱水荭花:远远地爱着水边的荭草花,表达了诗人的倾慕之情。
- 清芬媚凉月:清香在凉月下显得格外动人,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拟人:萤火虫的影子如同在夜空中舞动,赋予了自然生命。
- 对仗:如“屐响蛩语歇”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水荭花的香气和夜晚的凉意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情。
意象分析:
- 漪澜堂:象征着雅致的生活环境。
- 微风:代表着自然的柔和和舒适。
- 萤影:象征着夜晚的神秘和生机。
- 水荭花:代表自然的美丽和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出漪澜堂”意指什么? A) 诗人在白天出游
B) 诗人在夜晚散步
C) 诗人在室内休息
答案:B -
“帘开萤影度”中的“帘”指什么?
A) 窗帘
B) 柜子
C) 帐子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水荭花”象征着什么?
A) 美食
B) 自然之美
C) 人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丁玉藻的《寄畅园步月》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雄伟,而丁玉藻则更注重夜晚的宁静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