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尉迟将军新庙》
时间: 2025-01-04 11:3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尉迟将军新庙
作者:高适 〔唐代〕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周朝的动荡局势以及尉迟将军的忠诚与英勇。周朝已经陷入混乱,贼臣趁机崛起,甚至立了个婴儿当皇帝。将军心中激昂,决心报答恩情,但孤城无援,英雄的坚持却令人悲伤。国家和家族的灭亡,让将军的灵魂痛苦无比,冤屈积压,没人能够理解他的苦楚。良好的牧者怀有深厚的仁德,愿意为将军建立明祠。父子共食血肉,车马常常相随。我来献上香草,对将军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惋惜。晨光照耀着台阶,杀气逼人的旌旗翻飞。幽冥之中有清明的道理,至诚者不可被欺骗。可惜这二千石的官职,只有真正的庆幸才是从今往后。
注释
- 周室:指周朝的王室。
- 贼臣:指那些篡夺权力的臣子。
- 孤城:指孤立无援的城池。
- 高节:指高尚的气节。
- 精魂:指忠臣的灵魂。
- 蘋蘩:古代用作祭祀的香草。
- 二千石: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典故解析
- 周室既板荡:指周朝的动荡局势,隐喻历史的变迁。
- 良牧怀深仁:良牧比喻忠良的臣子,表达对将军的钦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703年-765年),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庵,号少陵野老,主要以边塞诗和咏史诗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尉迟将军的形象表达对忠臣的怀念和对国家衰亡的悲悯。
诗歌鉴赏
《题尉迟将军新庙》通过对尉迟将军崇高精神的歌颂,揭示了历史的悲剧与忠诚的主题。诗中表现出将军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尽管面临国家的覆灭,孤城的无援。高适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将军的高节和无奈,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用“晨光上阶闼”与“杀气翻旌旗”的对比,突出了将军庙宇的庄严与周遭的动荡不安,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以将军的忠诚折射出对国家的忧虑,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至诚与信义的重要,生动地表现出对忠臣的尊敬与对动乱时代的不安,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周朝已经动荡不安,贼臣趁机立了个幼小的皇帝。
-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将军心中激昂,誓言报答恩情。
-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孤城日渐无援,英雄的气节令人悲哀。
-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家国一同沦亡,只剩下将军的精魂在这里。
-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心中冤屈积压,无人理解他的痛苦。
-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良好的牧者心怀仁德,愿与将军共同建立明祠。
-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父子共饮血肉,坐车常常相随。
-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我来献上香草,感叹写下这首诗。
-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晨光照耀着台阶,杀气腾腾的旌旗高扬。
-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幽冥之中有清明道理,至诚者不可被欺骗。
-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可惜这二千石的官职,只有真正的庆幸才是从今往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良牧比作忠臣,表现对忠诚的赞美。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对国家沦亡的悲痛,同时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忠诚与高节的英雄人物。
- 孤城:象征孤立无援的悲惨境地。
- 晨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 杀气:象征战争与动荡。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忠诚与悲哀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将军是哪一位?
- A. 曹操
- B. 尉迟将军
- C. 李广
-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忧虑
-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
- A. 一种食物
- B. 官职
- C. 战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 《夜泊牛津》 作者:李白
诗词对比:
- 高适的《题尉迟将军新庙》与王之涣的《凉州词》,都表现了对英雄和忠诚的歌颂,但高适更多着重于历史的悲剧感,而王之涣则表现了边塞的壮丽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适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