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濬卿东州名士未曾倾盖因僧悟策有诗寄余》
时间: 2025-01-01 12:48: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唱凌天路,僧传到野亭。
人间闻誉处,句裹识仪形。
学道荒文律,婴愁钝性灵。
只如老瞽史,音节尚能听。
白话文翻译:
在高空的路上,客人歌唱,僧人将他的歌声传递到野外的亭子里。
世人所知的名誉之地,句子中包含着识别的形态。
学习道理却荒废了文采和规律,心中充满愁苦,灵性也变得迟钝。
就像那位年老的盲人,虽然看不见,但仍能听到音乐的节奏。
注释:
- 凌天路: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理想。
- 僧传:指僧人与他人分享或传播东西。
- 人间闻誉处:世间名声显赫之地。
- 句裹识仪形:指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与形式。
- 学道荒文律:学习道理却荒废了文采和规矩。
- 婴愁:心中满是愁苦。
- 老瞽史:年老的盲人;这里用作比喻。
典故解析:
- 老瞽史:这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虽然失去视力,但仍能感知世界的人,反映出诗人在面对自己学道的荒废时的自省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道理和人情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冯时行与谢景濬卿的互动之时,表达了他对道理学习的反思,以及对名士之名声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学习和名声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客唱凌天路”,将诗人自己置于一个高远的境界,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而“僧传到野亭”则暗示着这种理想在生活中的传播,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认知。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自己在学习道理上的懈怠,表达了对文采和规律的荒废之感。此时,诗人用“婴愁钝性灵”描绘出心灵的沉重和迟钝,显示了他对自己能力的失落感。
最后一句“只如老瞽史,音节尚能听”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总结,借助老盲人的形象,诗人意在说明即使在失去视力、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听觉感知世界。这种对比让人反思,或许名声和道理并不是唯一的追求,生活的本质在于感知与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唱凌天路:描绘了一位旅客在高远之地歌唱,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
- 僧传到野亭:僧人将歌声传播,暗示理想和思想的共享。
- 人间闻誉处:世间名声显赫之地,强调名声的重要性。
- 句裹识仪形:诗句中的意象和形式体现了对名声的认识。
- 学道荒文律:学习道理的同时,却忽视了文采和规范,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婴愁钝性灵:内心的愁苦和灵性的迟钝,反映出对自我的失落。
- 只如老瞽史:用老盲人作为比喻,强调尽管失去某些能力,依然能够感知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老瞽史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失去与感知的矛盾。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方面有着良好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思学习与名声的关系,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仍要珍惜感知生活的能力。诗人通过自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凌天路:象征理想与追求。
- 僧:象征智慧与传承。
- 老瞽史:象征生命中的坚持与感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瞽史”主要象征什么?
- A. 失去的能力
- B. 对生活的坚持
- C. 理想的追求
- D. 名声的渴望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 A. 对名声的追求
- B. 对学习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友情的珍视
-
“婴愁钝性灵”中的“婴”字意为:
- A. 怀抱
- B. 婴儿
- C. 承载
- D. 受困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冯时行的诗更倾向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深刻地探讨了人的内心与理想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