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东郊以园林无俗情为韵得情字二首
野寺日欲落,晚林烟自生。
霞文明远水,鸦点背孤城。
酒尽无閒酌,茶粗得老烹。
归来喜不寐,濩落称余情。
白话文翻译
在即将落下的夕阳映照下,野外的寺庙显得格外宁静,晚林中升起的烟雾恰似轻纱般朦胧。霞光映照着远处的水面,乌鸦在孤城的背影上点缀着几分生动。酒已喝尽,心中却没有闲情雅致去再饮,泡的茶也粗糙得让人感到老旧。回到家中,心中欢喜却难以入眠,这种失落的情感正好表达了我内心的情怀。
注释
- 野寺:指的是偏僻的寺庙,常常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
- 晚林烟:傍晚时分,树林中升起的烟雾,给环境添加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 霞文明远水:霞光照耀下的远处水面,形象地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鸦点背孤城:乌鸦在孤独的城墙上点缀,增加了孤寂的氛围。
- 酒尽无閒酌:酒已经喝完,却没有闲情去再饮,表现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 茶粗得老烹:茶水粗糙,似乎是经过多次泡制,暗示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 归来喜不寐:回到家却无法入睡,表现了内心的激动与思绪的纷乱。
- 濩落称余情:失落的情感正好与我内心的情怀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真,号尚书,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兼具韵律美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冯时行游览东郊的一个黄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对孤独情感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对生活经历的感悟。开头两句以“野寺”和“晚林烟”构建出一个宁静的黄昏场景,透过夕阳的余晖,诗人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诗中的“霞文明远水”描绘出一幅如画的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感。
接下来的酒、茶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朴素。酒尽了,心中却无法再寻得闲情,反映出生活中的失落与孤独。最后两句的“归来喜不寐,濩落称余情”,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与苦涩的复杂感受。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上则真挚而深刻,展现了冯时行作为诗人的敏锐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寺日欲落: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 晚林烟自生:表达傍晚树林中自然升起的烟雾,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 霞文明远水:描绘霞光映照下的远水,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 鸦点背孤城:乌鸦在孤城上点缀,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酒尽无閒酌:酒喝完了,却没有心情再饮,表现出一丝失落。
- 茶粗得老烹:茶水的粗糙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 归来喜不寐:回到家心中欢喜,却因思绪纷扰而无法入眠。
- 濩落称余情:失落的情感与内心的真实情怀相互呼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霞文明远水”,用霞光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象。
- 拟人:如“晚林烟自生”,赋予烟雾以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感悟的思考。通过对黄昏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孤独与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寺:象征着宁静与自然,反映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晚林烟: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霞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
- 孤城:象征着孤独与寂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晚林烟”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清晨的雾气
B. 傍晚的烟雾
C. 中午的阳光 -
诗人喝完酒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归来喜不寐”,表明诗人内心的状态是? A. 放松
B. 忧虑
C. 激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失落,但冯时行的诗更强调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冯时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