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猿
陈允平〔宋代〕
挂石攀云日半斜,
乱山深处饱烟霞。
香林月满僧归去,
啼落春风几树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猿猴在悬崖石壁上攀爬的情景,时间正好是午后的阳光斜照。诗人身处深山之中,周围的景色被烟雾和霞光所笼罩。香气扑鼻的树林中,明月高挂,归来的僧人正踏着月光离去,而春风中落下的几朵花儿在此时更显得娇美。
注释:
- 挂石:指猿猴攀附在悬崖石壁上。
- 攀云:形容猿猴爬得很高,几乎要触及云端。
- 日半斜:日头已经偏西,光线斜照。
- 乱山:指形态各异的山脉。
- 饱烟霞:山中烟雾和霞光弥漫,景色迷人。
- 香林:指满是香气的森林。
- 月满:明月高挂。
- 僧归去:指僧人回寺的情景。
- 啼落:指鸟儿啼鸣,花瓣随风落下。
- 春风:春天的微风,带着花香。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猿猴的姿态以及自然景色,反映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自然、隐逸的风潮。诗人可能在一次山中游历时有所感悟,借助猿猴攀岩的形象表达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观猿》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开头两句“挂石攀云日半斜,乱山深处饱烟霞”,描绘了猿猴在悬崖上攀爬的壮丽景象,将读者带入一幅充满动态的画面。诗人通过“日半斜”与“乱山深处”的描写,既传递出时间的流逝,也表现出深山的迷人景致。
接下来的两句“香林月满僧归去,啼落春风几树花”,则将场景转向宁静的树林,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里的“香林”与“月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在春风的轻拂下,花瓣纷纷落下,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挂石攀云日半斜”:猿猴依附在岩石上,攀爬的姿态如同触及云端,时间是午后阳光斜照。
- “乱山深处饱烟霞”:在一片深山之中,云雾和霞光交织,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
- “香林月满僧归去”:在香气扑鼻的树林中,明月高悬,归去的僧人增添了几分宁静。
- “啼落春风几树花”:春风吹拂,花瓣随着风飘落,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挂石攀云”形象化地描绘了猿猴的动作。
- 拟人:春风中的花瓣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猿猴的攀爬为引子,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猿猴:象征着自由与野性。
- 山:代表了自然的雄伟与险峻,亦可视为隐逸生活的象征。
- 月:象征着宁静与明亮,传达了一种清幽的意境。
- 春风与花: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挂石攀云”的意思是: A. 猿猴在悬崖上
B. 猿猴在水中
C. 猿猴在树上
D. 猿猴在地面 -
“香林月满”中的“月”象征着: A. 暖和
B. 宁静
C. 暴风
D. 黑暗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观猿》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登高》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悲凉,而《观猿》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与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