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时间: 2025-01-14 06:40:21

草舍蔬畦绕,柴门竹迳通。

断云遮落日。

细雨湿斜风。

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

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舍蔬畦绕,柴门竹迳通。
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
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
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

白话文翻译:

在草屋四周环绕着菜畦,柴门旁的小路通向竹林。
断断续续的云彩遮住了落日,细细的雨水打湿了斜风。
野艾草抽出青翠的花朵,山茄的叶子透出红色的果实。
浓烟弥漫,南边的浦岸显得遥远,难以辨认楚江边的枫树。

注释:

  • 草舍:用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 蔬畦:种菜的田畦。
  • 柴门:用柴草搭建的门。
  • 竹迳:竹林中的小径。
  • 断云:零星的云朵。
  • 湿斜风:细雨中带来的倾斜的风。
  • 野艾:一种野生的艾草,春夏期间开花。
  • 山茄:一种野生茄子,常见于山野。
  • 烟深:浓烟弥漫的景象。
  • 南浦:南边的水边。
  • 楚江枫:楚地的江边枫树,具有地域特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乡村生活的恬淡与诗意。由于其作品简洁明快,常被后人传颂。

创作背景:

《江村》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在江南某地隐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在这个背景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朴素生活。

诗歌鉴赏:

《江村》是一首描绘江南乡村生活的田园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宁静而秀美的自然景色。诗的开头,"草舍蔬畦绕,柴门竹迳通",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的恬静图景,草屋和菜畦勾勒出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接下来的"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则通过细腻的气候变化,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后半部分,"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通过生动的植物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色彩鲜明,富有生命力。而最后一句"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江南乡村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舍蔬畦绕:草屋被种菜的田畦环绕,展现了乡村的质朴与自然。
  2. 柴门竹迳通:柴门与竹林小径相连,描绘了生活的简单与便利。
  3. 断云遮落日:云朵稀疏,遮挡着落日,营造出宁静的傍晚氛围。
  4. 细雨湿斜风:细雨中伴随着倾斜的风,增添了诗歌的动感。
  5. 野艾抽花碧:野艾草开出青翠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6. 山茄带叶红:山茄的红色果实与绿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乡村的丰收。
  7. 烟深南浦远:浓烟弥漫,南边的水边显得遥远,表达了一种模糊和思念的情感。
  8. 难认楚江枫:难以辨认楚江边的枫树,带有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们的生活状态。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断云遮落日”。
  • 对仗:如“草舍蔬畦绕,柴门竹迳通”,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舍: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
  • 蔬畦:代表了丰收与生机。
  • :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远离喧嚣。
  • 楚江枫: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舍”指的是什么? A. 高楼大厦
    B. 竹屋
    C. 用草搭建的房屋
    D. 石头房

  2. “细雨湿斜风”中的“湿”指的是什么? A. 干燥
    B. 潮湿
    C. 温暖
    D. 凉爽

  3. “难认楚江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惊讶
    D. 冷漠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张志和的作品,描写江南水乡的生活。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江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风光,前者侧重于乡村生活的细腻之处,而后者则更强调孤寂与宁静的心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生动活泼,后者深沉静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