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

时间: 2025-01-14 21:06:54

予女媭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

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著酒行行满袂风。

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
作者:姜夔

白话文翻译:

我在女媭家(指女媭的故乡)沔之山阳,左边是白湖,右边是云梦。春水刚刚滋生,浸润了数千里,冬天的寒霜和沙露,让衰草直入云端。丙午年(即公元1146年)的秋天,我与安甥(指安甥的朋友)或荡舟去采菱,或点火捕兔,或在溪边观鱼,随着山水吟咏,尽情享受那份悠然自得,因而写下这首词。喝着酒,漫步在微风中,衣袂飘飘。草木枯萎,霜打乌鸦,落入晴空之下。销魂的情绪都在夕阳的余晖中。恨意萦绕在四弦上,令人渐渐衰老,梦中追寻千驿的情意却难以联系。当时的情景和现在的匆匆何其不同啊。

注释

  • 女媭: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常用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 沔之山阳:地名,指的是沔水流域的南面。
  • 丙午:指的是农历的一个年份,具体为1146年。
  • 安甥:安的侄子,这里指的是与作者同游的朋友。
  • 销魂:形容忧伤的心情。
  • 四弦:指的是古时候的弦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音乐家。他的词风清新婉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在词坛上有着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写于姜夔与朋友游玩时的闲适情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词中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美景,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部分描写了自然环境的优美,左湖右梦,春水浸润,冬寒沙露,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与朋友们同游,享受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著酒行行满袂风”,展现出一种悠闲的饮酒行走的状态,这种轻松的情景与后面“销魂都在夕阳中”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考。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恰如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最后几句“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则是对过往时光的追怀和对未来的迷茫。四弦乐器的琴声不仅是对美好回忆的追问,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奈与时间的无情。整首词在轻快的旋律中藏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著酒行行满袂风:饮酒行走,衣袂在风中飘荡,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
  • 草枯霜鹘落晴空:草木凋零,霜打乌鸦,描绘出秋天的萧瑟与冷清。
  • 销魂都在夕阳中:夕阳下的景象引发了内心的伤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恨入四弦人欲老: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音乐中的哀愁与岁月的无情相结合。
  • 梦寻千驿意难通:追寻梦想的路上却难以实现,隐含着对未来的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人生的余晖,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拟人:草木的衰败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在词的结构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面上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乐趣,实际上深藏着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与惆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青春的活力。
  • 夕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草木:表现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化。
  • 四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著酒行行满袂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悠闲自在
    • B. 忧伤悲凉
    • C. 紧张忙碌
  2. “销魂都在夕阳中”中的“夕阳”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时光的流逝
    • C. 美好的回忆
  3.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是在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姜夔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姜夔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展现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来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清新。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