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州新建张令寄斋》
时间: 2025-01-04 07:5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洪州新建张令寄斋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合倚金华步石渠,
丹砂宁驻葛洪车。
有成用底三年政,
必葺聊成一日居。
簿令优游闲制锦,
签牌盘礴饱观书。
后来令尹须留意,
莫道前人吒宿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洪州新建的张令寄斋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和感悟。诗中提到,依靠金华山的清泉,走在石渠旁,仿佛看到丹砂车停在一旁,隐喻着长生不老的理想。经过三年的努力,终将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居所。这种居所的建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后来的官员能珍惜现在的环境,不要轻视前人的成就。
注释
- 合倚:一起倚靠、依托。
- 金华:指金华山,象征美好和灵气的地方。
- 石渠:指石砌的水渠。
- 丹砂:古代炼丹术中用的材料,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葛洪:东晋著名道士,以炼丹闻名,代表追求长生的理想。
- 有成用底:有成效的事情需要时间和努力。
- 簿令:指官员的文书和令牌。
- 签牌:指记录和登记的牌子。
- 令尹:指后来的官员。
- 吒宿庐:指前人对居所的成就,可能是一种自谦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华,号云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郑刚中的作品多描写隐士生活,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刚中对洪州的游历与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新建的张令寄斋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诗中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的“合倚金华步石渠”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画面,金华山和石渠的结合,既显示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丹砂宁驻葛洪车”,不仅点明了长生不老的追求,也让人联想到道教文化中对修炼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三年政”与“一日居”,显示出实现理想居所需要的长期努力与付出,而最终的成就却似乎在一瞬之间便能完成。这种对时间的把握,展现了郑刚中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后半部分,郑刚中通过对未来官员的告诫,强调了传承与尊重前人的重要性,提醒后人应当珍惜现有资源,继续追寻理想的生活。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细腻、丰富,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相结合,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追求,令人在阅读中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合倚金华步石渠:描绘了一个依山傍水的理想环境,金华山的灵气与石渠的清流相得益彰。
- 丹砂宁驻葛洪车:提到葛洪,暗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营造出一种修仙的氛围。
- 有成用底三年政:有成就的事业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强调了努力与时间的重要性。
- 必葺聊成一日居:最终的理想居所能够在一瞬间完成,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簿令优游闲制锦:描绘了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闲适与优雅。
- 签牌盘礴饱观书:通过对书籍的沉浸,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 后来令尹须留意:呼吁后来的官员应当珍视现有的环境与资源。
- 莫道前人吒宿庐:强调对前人成就的尊重,反对轻视历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与个人理想相结合,借景抒情。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金华山、石渠、丹砂等意象象征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努力与时间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华:象征美好与灵气,是理想生活的寄托。
- 石渠:代表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 丹砂:象征追求长生与道教文化。
- 葛洪:历史人物,象征追求理想与修行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葛洪”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 A. 汉代
- B. 东晋
- C. 唐代
- D. 宋代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历史的批判
-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 D. 对权力的渴望
-
"合倚金华步石渠"中的“合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和谐
- C. 争斗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题洪州新建张令寄斋》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郑刚中更强调时间与努力的结合,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描绘理想的自然环境。
参考资料
- 朱自华《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