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寺》
时间: 2025-01-04 11:05: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心寺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佛借龙宫五百年,
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
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
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
十载何人坐象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色与氛围。诗人认为佛教借助龙宫的庇护历经五百年,寺庙和村庄的烟雾都被平分了。忽然间,丛林的水流涌现,双塔似乎支撑着半个天空。石头的颜色像云一样笼罩着来客的衣袖,钟声伴随着月光,落在渔船上。袈裟并不限制门外的水流,十年来,有谁能够静坐在象筵上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佛借龙宫五百年:意指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借助龙宫的保护延续了五百年。
- 平分城树与村烟:描绘乡村与城市的烟雾相互交融的景象。
- 丛林忽涌中流地:形容丛林中的水流如潮水般涌动。
- 双塔曾擎半壁天:双塔高耸,仿佛支撑着天空的一部分。
- 石色带云笼客袖:石头的颜色如同云雾,笼罩着来访者的衣袖。
- 磬声和月落渔船:寺庙的钟声与月光洒落在渔船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十载何人坐象筵:十年来,谁能静坐在这个高贵的位置上呢?
典故解析:
- 龙宫:传说中的海底宫殿,象征着佛教的神秘力量和保护。
- 袈裟:僧侣的衣服,象征着佛教的信仰与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佛教文化的融入。
创作背景: 《江心寺》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佛教文化盛行,社会各阶层对宗教的信仰与追求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江心寺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与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江心寺》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吸引读者。诗中通过对江心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宗教世界。开头一句“佛借龙宫五百年”,引出佛教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文化与自然的融合。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巧妙地将寺庙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这里的双塔似乎不仅是建筑,更是对信仰的象征,是支撑起整个信仰体系的力量。随着诗的深入,石色与云的结合,磬声与月光的交融,给人以一种超然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最后一句“十载何人坐象筵”,则让人反思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真正能够静下心来修行的人有多少。整个诗歌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宗教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索,激发人们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佛借龙宫五百年:佛教借助龙宫之力,延续了五百年,暗示佛教的深厚历史。
- 平分城树与村烟:城市与乡村的烟雾在此交融,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 丛林忽涌中流地:水流如潮水般涌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双塔曾擎半壁天:双塔高耸,仿佛撑起了天空,象征着佛教的伟大。
- 石色带云笼客袖:石头的颜色如云,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磬声和月落渔船:钟声伴随着月光,渔船上的宁静让人感受到安宁。
- 袈袍不限侵门水:袈裟与水流的关系,暗示了佛教的包容性。
- 十载何人坐象筵:反思真正能静坐修行的人少之又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佛借龙宫”中的“龙宫”,形象化佛教的庇护。
- 对仗:如“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展现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如“磬声和月落渔船”,赋予声音与月光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正能够静心修行的人有多少,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宫: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神秘的信仰。
- 双塔:代表着佛教的伟大与信仰的力量。
- 袈裟:象征着修行者的身份与信仰。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江心寺的自然景观,也传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龙宫”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佛教的保护
C. 诗人的故乡
D. 城市与乡村 -
填空题:诗中“十载何人坐__”反映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思考。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宁静,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和谐。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象筵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但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
- 《题西林壁》:虽然同样是对自然的赞美,但侧重于哲理与思辨,展示出不同的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