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单君范古意六首·樵》
时间: 2025-01-06 14:08: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枯者既就拾,湿者亦既束。
空此一谷薪,载之可折轴。
下山售市价,得粮不能宿。
谁知此时心,气塞口自嘿。
安得如买臣,卖薪有时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樵夫的艰辛。诗人提到已经枯萎的树木被他采集,而湿润的树木也已经被捆好。他背负着一谷的柴火,辛苦地走下山去,然而在市场上出售时,得到的粮食却无法让他在夜间安稳入睡。谁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心中郁结,无法言说。想要像买臣那样,卖柴可以得到足够的收入多好啊。
注释
- 枯者:指已经枯死的树木。
- 湿者:指尚未枯死的树木。
- 束:指将树木捆绑起来。
- 谷薪:指装载的柴火。
- 折轴:形容背负的沉重。
- 售市:在市场上出售。
- 得粮:获得粮食。
- 宿:夜宿,过夜。
- 气塞口自嘿:指心中苦闷,无法言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大多关注生活的细节,常表现出对社会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此诗反映了他对劳动者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经济变化频繁,农民和劳动者的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樵夫的视角,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关心,以及对他们生存状态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樵》是一首真实而感人的作品,诗中通过樵夫的困境,深刻揭示了劳动者在生存与生活之间的挣扎。诗的开头描绘了樵夫辛勤工作的场景,从枯木到湿木都被他一一收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樵夫的艰难处境逐渐显露。他背负着沉重的柴火下山,期望能在市场上获得合理的回报,然而现实却是“得粮不能宿”,意味着他得到的回报远远不够,无法保障基本的生活。
诗中“谁知此时心,气塞口自嘿”一句,深刻表达了樵夫内心的无奈和苦闷,显示出社会对劳动者的冷漠与无知。最后的“安得如买臣,卖薪有时足”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买臣是指古代知名的买卖者,象征着富裕与安逸。通过对比,诗人对樵夫这种艰辛生存状态的同情跃然纸上。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枯者既就拾,湿者亦既束:樵夫不仅拾取已经枯死的树木,还将湿润的树木捆绑好,体现了他忙碌的状态。
- 空此一谷薪,载之可折轴:他背负着一谷的柴火,负担沉重,显示出劳动的艰辛。
- 下山售市价,得粮不能宿:他下山去市场出售柴火,然而所获的粮食却无法让他安稳入宿,反映出收入的低微和生活的困顿。
- 谁知此时心,气塞口自嘿:内心的苦闷无人理解,情感的压抑令人无法言表。
- 安得如买臣,卖薪有时足:渴望像买臣那样能有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樵夫的辛苦与理想生活的对比,突出生活的艰辛。
- 拟人:将樵夫的心情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借代:用“买臣”代指富裕的生活,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劳动者的艰辛与社会的冷漠,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木:象征着劳作的艰难与无奈。
- 湿木:代表着生活的希望与努力。
- 柴火:象征着生存的物质基础。
- 市场:反映了社会的交易与现实的冷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樵夫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 A. 砍柴
- B. 农耕
- C. 采茶
- D. 制陶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忧伤
-
“安得如买臣”中的“买臣”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裕
- C. 劳动
- D. 学问
答案
- A. 砍柴
- B. 无奈
- B. 富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但更侧重于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
- 白居易《卖炭翁》:通过卖炭翁的视角,展现了劳动者的困境与社会冷漠,主题与陈著的诗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上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