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神擎破陇头岩,
尽束溪流下碧潭。
潭底有龙能变化,
好将霖雨活东南。
白话文翻译:
什么神明撑起了陇头的岩石,
将溪流都汇聚于这碧绿的潭水之中。
潭底有龙能变化形态,
能够将霖雨带来,滋润东南的土地。
注释:
- 何神:何种神明,此处指代自然神灵或传说中的神祇。
- 擎:撑起、支撑。
- 破:打破、击破。
- 陇头岩:陇头的岩石,陇是指山坡、山岭。
- 尽束:尽数汇聚,束在一起。
- 碧潭:清澈的潭水,碧指颜色。
- 潭底有龙:潭水底下有龙,龙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水的力量与变化。
- 霖雨:指连续不断的雨水。
- 活: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权力、变化和水的神秘力量。古代人们相信龙能够呼风唤雨,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龙与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潭水的清澈与龙的存在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丰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对自然的描绘与思考愈发深入。诗人通过描写雪窦的自然景观,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窦隐潭的神秘与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开篇以“何神擎破陇头岩”引入,既体现了自然神秘感,又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下来的“尽束溪流下碧潭”则展现了潭水的清澈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潭水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诗中提到的“龙”更是将自然的神秘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龙的存在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变化。最后一句“好将霖雨活东南”则表达了希望与生机,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诗人在这里通过龙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农田丰收的期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引导读者感受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神擎破陇头岩”:诗人开篇提问,暗示自然中有神秘力量存在,引发读者思考。
- “尽束溪流下碧潭”:溪水汇聚到潭中,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潭底有龙能变化”:提到龙,象征水的力量与变化,带有神秘色彩。
- “好将霖雨活东南”:通过龙的形象,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何神”与“龙”,赋予自然以生命与灵性。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与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神: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龙:象征变化与生命力,代表了水的象征。
- 潭:象征自然的纯净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A. 火焰
B. 水的力量
C. 土地的丰饶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C. 对人情世故的描写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的《游雪窦杖锡七首·隐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但王维更注重孤独与宁静的内心感受,而陈著则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