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边胡虏年年盛,
借箸应须为扫除。
闻道汉皇方仄席,
不因词赋召相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胡人每年都势力强盛的情况,借用筷子来清扫的隐喻表明了需要采取行动来清除敌人。听说汉朝的皇帝正在吃饭,却没有因诗词赋的缘故召唤相如(屈原)。
注释:
字词注释:
- 胡虏: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常用来形容外族入侵者。
- 借箸:借用筷子,隐喻需要采取行动。
- 汉皇:汉朝的皇帝。
- 仄席:意为皇帝正在用餐,席位倾斜。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典故解析:
- 汉皇与相如: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他的才华受到皇帝的器重,诗中提到他,意在表达对文人才能的重视以及在危难时刻应当采取实际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时事,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国家面临外敌压力的时代,作者通过描绘胡人的威胁,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外敌入侵的严峻现实,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首句“江边胡虏年年盛”直接点明了外敌的强盛,不仅描绘了侵略者的气焰,也隐含了对统治者的警醒。中间的“借箸应须为扫除”则以生动的比喻,暗示了面对外敌,国家不应只是空谈,而应采取实际行动来抵御侵略。最后两句提到汉皇和相如,强调了文人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暗示在危急时刻,文人应为国家出谋划策,而非仅仅停留在辞赋的艺术表现上。这种在历史背景中的深思熟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与现实感,展现了刘子翚的家国情怀与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边胡虏年年盛:描绘了胡人每年都势力强盛的情景,表明了时代的动荡不安。
- 借箸应须为扫除:借用“借箸”这一比喻,表明国家应该采取行动,清除外敌,呼唤实际的决策和措施。
- 闻道汉皇方仄席:提到汉皇在用餐,暗示国家高层对于时局的无所作为。
- 不因词赋召相如:尽管有文人相如的存在,但皇帝并未因诗词的缘故召唤他,反映了对文人才能的忽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借箸”比喻采取行动,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如“年年盛”与“应须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外敌威胁的深切关注,强调了国家在危难时刻应采取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依靠文人的口才和才华。通过对历史的借鉴,诗人呼吁统治者应更重视实质性的政策和决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边:象征着国家的边界,暗示外敌的入侵。
- 胡虏:象征着外族侵略者,带来压迫与威胁。
- 筷子:象征着行动的工具,暗示采取措施的重要性。
- 汉皇:象征着国家的统治者,反映了政治的无能与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边胡虏年年盛”中“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外族
- C. 南方民族
- D. 西方民族
-
诗中提到的“借箸”主要意指什么?
- A. 吃饭
- B. 采取行动
- C. 交流
- D. 书写
-
“闻道汉皇方仄席”中的“仄席”表示什么?
- A. 皇帝正在用餐
- B. 皇帝在外出征
- C. 皇帝在休息
- D. 皇帝在开会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子翚的诗更侧重于外敌威胁的现实描写,而杜甫则更注重对国家破败的感慨与思考。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创作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