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密庵三首》

时间: 2025-01-01 17:59:03

病身偏与静相宜,著意悠悠定自痴。

兀坐南窗了无语,篆花索处一星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密庵三首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病身偏与静相宜,
著意悠悠定自痴。
兀坐南窗了无语,
篆花索处一星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重时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与感悟。他觉得身体病弱更适合安静的环境。他默默地坐在南窗边,心中没有言语,眼前的景象仿佛在慢慢流逝,正如那篆刻的花朵般,星光在流动着。

注释:

  • 病身:指身体虚弱,生病。
  • 偏与静相宜:偏向于安静的环境更适合自己。
  • 著意悠悠:指有意地追求那种悠闲的状态。
  • 兀坐:静静地坐着,不动。
  • 南窗:指面向南方的窗户,象征阳光和温暖。
  • 了无语:没有言语,形容心境的宁静。
  • 篆花:指篆刻的花,象征优雅和精致。
  • 索处一星移:形容夜空中星星的移动,暗喻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梦得,号惭愧,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子翚生病期间,正当他需要静养之时。此时的环境静谧,使他能够沉静思考,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感受的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出一种闲适与思索,诗人身处病中,却因病而生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病痛使得他更需要静谧的环境来调养身心。诗中的“病身偏与静相宜”道出了生活中的一种哲理: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静谧是难得的福分。接下来的“著意悠悠定自痴”,则是对这种静谧状态的进一步阐述,诗人似乎在说,追求悠闲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痴迷。

“兀坐南窗了无语”,诗人静坐窗前,虽然没有言语,但内心的宁静却是满满的。最后一句“篆花索处一星移”,则通过描绘夜空中星星的移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学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宁静的深刻理解,因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身偏与静相宜:诗人以病身为引,强调静谧的环境对自己身心的有益。
  2. 著意悠悠定自痴:强调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带有自省的意味。
  3. 兀坐南窗了无语:描绘诗人静坐窗前,沉浸在宁静的思考中。
  4. 篆花索处一星移: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静谧比作一种福分,强调其珍贵。
  • 拟人:星星的移动似乎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时间的流逝更具象。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表达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病痛的体验,诗人更加珍视那份静谧与思考的时光,同时也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身:象征脆弱与无奈。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 南窗:象征阳光、温暖与希望。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在什么状态下更适合静养? a) 生活繁忙
    b) 身体病重
    c) 游玩时光

  2. “兀坐南窗了无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a) 激动
    b) 内心宁静
    c) 无奈

  3. “篆花索处一星移”中的“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答案:

  1. b) 身体病重
  2. b) 内心宁静
  3. 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鹿柴》:表达了对自然静谧的喜爱。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子翚与王维的诗歌,两者都强调自然与宁静,但刘子翚更多地探讨内心感受,而王维则更注重外在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子翚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游密庵三首》,并引导您在古诗的世界中进一步探索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