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 其三 别况》
时间: 2025-01-04 08:1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影微含态。红玉偏生黛。侍儿浅覆夜深杯,怪。怪。怪。五夜才分,三更欲别,一尊堂在。醉里常相爱。醒后谁相对。风光瞥去剩销魂,再。再。再。此夜离愁,今番况味,满船须载。
白话文翻译
清幽的影子微微含着情态,红色的玉石偏偏衬托出黛色的妆容。侍女轻轻端着深夜的酒杯,感到奇怪,感到奇怪。五夜刚刚分别,三更时分又要告别,真是令人心痛。醉酒之中常常相互倾心,醒来之后又是谁与我对坐?眼前的风光一瞬而逝,令人魂牵梦萦。再,再,再。今夜的离愁,今番的滋味,满船的愁苦都要承载。
注释
- 清影:指清幽的影子,象征着隐秘的情感。
- 红玉:比喻女子的美丽,红色的玉石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容貌。
- 怪:反复强调的情感,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怅惘。
- 一尊堂:指酒杯,象征着饮酒作乐的场所。
- 风光瞥去剩销魂:风光一瞬即逝,留给人的只有惆怅与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醉里常相爱,醒后谁相对”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酒的迷恋与离别的伤感,常常在酒中寻找慰藉,但清醒后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醉春风》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惆怅情怀,身处繁华却感到孤独的心境,尤其是在离别时刻,情感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醉春风 其三 别况》通过对酒、情、离愁的描绘,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波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开篇“清影微含态,红玉偏生黛”便以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清丽的美感,似乎在描绘一位美丽的女子,其影子和妆容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而又梦幻的感觉。接下来的“侍儿浅覆夜深杯,怪”则透出一股无奈,似乎在感叹夜色的深沉与离愁的沉重。
诗中反复的“怪”字不仅强调了情感的复杂,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下来提到的“醉里常相爱,醒后谁相对”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酒中寻欢作乐,醒来时却又要面对孤独的真相,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心生怅惘。
最后几句“此夜离愁,今番况味,满船须载”似乎是在告别的时刻,诗人将心中的愁苦化为满船的负担,象征着离别的沉重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影微含态:清幽的影子轻轻流露出情感。
- 红玉偏生黛:红色的玉石映衬出黛色的妆容,象征美丽。
- 侍儿浅覆夜深杯:侍女轻轻端着酒杯,感到夜色深沉。
- 怪。怪。怪。:反复强调对离别的无奈和怅惘。
- 五夜才分,三更欲别:刚刚分别,夜已深,令人心痛。
- 一尊堂在:酒杯象征着欢乐的场所。
- 醉里常相爱:醉酒中常常相互倾心。
- 醒后谁相对:醒来后又是谁与我相对呢?
- 风光瞥去剩销魂:美好的风光一瞬而逝,令人魂牵梦萦。
- 此夜离愁,今番况味:今夜的离愁,今番的滋味。
- 满船须载:满载着愁苦的离别,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 拟人:风光仿佛有生命,能够“瞥去”人的感情。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影:象征隐秘的情感与内心的思绪。
- 红玉:代表女子的美丽,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
- 酒杯:象征欢乐与聚会,同时也是离别的载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怪”字的重复使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怀念
-
“清影微含态”中的“清影”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光影
- B. 隐秘的情感
- C. 美丽的女子
- D. 夜晚的景色
-
诗中提到的“醉里常相爱,醒后谁相对”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对爱情的期待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朋友的怀念
-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以酒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及时行乐的态度。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愁,情感上更为沉重。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蕴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通过对比,董元恺的作品在对离愁的细腻描写上独具一格,展现出特有的清丽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集》
- 《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