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太平
作者: 屈秉筠 〔清代〕
山川劫尘。繁华梦醒。金闺何限伤情。
东皋数楹。兰姿蕙心。毫仙墨灵。
休嗟旧业飘零。化烟云自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经历了山河变迁和世事无常之后,梦醒时分的感慨。诗人感叹繁华梦已破,心中伤感无尽。在东岸数着几棵亭榭,思念那兰花的姿态和蕙草的心境。笔墨之间流露出仙气,然而不必再叹息旧日的事业已然消逝,化作烟云,重新焕发出新的气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劫尘:指世事的纷扰与苦难。
- 金闺:指富贵人家的内室,代表着温柔而又伤感的情感。
- 兰姿蕙心:兰花的仪态与蕙草的心灵,象征高洁的品德。
- 毫仙墨灵:形容笔墨如仙气般灵动。
- 飘零:形容事物的消逝和不复存在。
- 化烟云: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典故解析:
- 兰蕙:传统文化中,兰花和蕙草象征着高尚、优雅和女性的美德。
- 金闺:常用来指代富贵家庭的内院,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秉筠,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醉太平》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醉太平》是屈秉筠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通过山川、繁华、兰姿、墨灵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山川劫尘”,直接引入了外部的动荡,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而“繁华梦醒”则是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与伤感,体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金闺何限伤情”,更是将女性的柔情与对失去的惋惜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在第二联中,诗人转而描绘自然美,“东皋数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丝宁静和清新,兰姿蕙心则隐喻了诗人的高洁追求。整首诗到此处似乎有了转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得以从对旧业的悲伤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化烟云自新”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尽管旧日已逝,但生活仍然在不断变化中焕发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美好与伤感的兼容并蓄,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川劫尘:开篇即以山川的劫难引入,暗示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动荡。
- 繁华梦醒:紧接着表达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失落,梦醒而现实显得更加残酷。
- 金闺何限伤情:进一步深化伤感,金闺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内心的孤独。
- 东皋数楹:描绘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似乎在为伤感的情绪提供休憩之地。
- 兰姿蕙心:兰花的高洁与蕙草的温婉,象征着追求与理想,代表了诗人的高尚情怀。
- 毫仙墨灵:形容笔墨之间的灵动,抒发创作的乐趣与快感。
- 休嗟旧业飘零:提醒自己无需再对过去的成就感到惋惜,强调一种释然的态度。
- 化烟云自新:最后一句以烟云象征变化,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化烟云”,将事物的变化形象化。
- 对仗:如“兰姿蕙心”,在音韵上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向往展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内心的挣扎,最终达到一种释怀与重生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动荡。
- 繁华:代表美好的过往与追忆。
- 金闺:象征女性的柔情与内心的孤独。
- 兰姿蕙心:象征高洁的品德与追求。
- 烟云:象征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山川劫尘”中“劫尘”的意思是: A. 美好事物
B. 纷扰与苦难
C. 自然景观
D. 历史遗迹 -
诗中“金闺”主要象征: A. 财富
B. 女性的柔情
C. 社会地位
D. 自然美 -
诗的最后一句“化烟云自新”主要表达了: A. 对旧事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人生的厌倦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屈秉筠的《醉太平》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则更为豪放,体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屈秉筠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