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戴贡士诗卷》
时间: 2024-09-19 22:0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吟亹亹来相逼,华胄遥遥请具陈。
安道晋时名处士,叔伦唐世老诗人。
百家衣莫劳针指,九转丹能蜕肉身。
肯访柴门衰老叟,愧无薄具可留宾。
白话文翻译:
新作的诗歌如潮水般涌来,华贵的家族远远地邀请我吟唱。
安道在晋朝时是著名的隐士,叔伦在唐朝是年长的诗人。
百家衣裳不需费力去缝制,九转丹药能使肉身重生。
愿意去拜访那柴门前的衰老者,惭愧的是没有薄礼可以留给客人。
注释:
- 亹亹: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汹汹,与“吟”相结合,指诗歌的气势。
- 华胄:指显贵的家族。
- 安道:指安道之士,指晋朝时期的隐士。
- 叔伦:指王勃,唐代著名诗人,以“滕王阁序”闻名。
- 百家衣:指众多的衣服,这里引申为不需要费力去缝制的诗歌。
- 九转丹:传说中的道家丹药,能使人长生不老。
- 柴门:指一位隐居的老者的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伯华,号白云,宋代诗人。刘克庄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擅长于山水田园诗,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文人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在封建社会中,诗人常常面临着名利与理想的冲突,刘克庄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吟亹亹”开篇,立刻将读者引入一种生动的创作状态中,诗人似乎感受到外界不断传来的创作压力,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追求。接着提到“华胄遥遥请具陈”,显示出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然而,紧接着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提到“安道”和“叔伦”,这两位历史人物代表着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诗中“百家衣莫劳针指”则传达出一种对繁文缛节的拒绝,诗人向往的是一种更为质朴而真实的生活,而“九转丹能蜕肉身”则表达了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寻求精神上的升华。最后两句以自谦的方式结束,表达出诗人对物质和礼节的淡泊态度,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自我剖析。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溯与自我定位,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淡淡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吟亹亹来相逼:诗人感受到新的创作灵感如潮水般涌来,充满了创作的压力和动力。
- 华胄遥遥请具陈:显贵的家族远远地邀请我来展示我的才华,表明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 安道晋时名处士:提到晋代的隐士安道,表达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叔伦唐世老诗人:指王勃,强调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 百家衣莫劳针指:对繁复的世俗生活的拒绝,向往简朴。
- 九转丹能蜕肉身:追求精神上的长生与升华。
- 肯访柴门衰老叟:愿意拜访隐士,渴望交流。
- 愧无薄具可留宾:自谦,感到羞愧没有礼物留给他人,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吟亹亹”和“华胄遥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创作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 引用:提到历史人物,使诗歌更具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追忆历史,反思现实,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名利与淡泊之间的冲突与思考,传达了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吟:代表着诗歌创作,象征精神的自由与追求。
- 华胄:象征显贵与名利,代表社会地位。
- 柴门:象征隐士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境界。
- 九转丹:象征道教文化,追求长生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项描述了诗人对华胄的态度? A. 渴望与之交往
B. 轻视其名利
C. 追求同等地位
D. 称赞其才华 -
“九转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升华
C. 社会地位
D. 创作灵感 -
诗中提到的“安道”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个人经历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加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追溯与自我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王维的诗显得更加宁静,而刘克庄则带有一丝急迫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