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春暮再游龙山,桃花狼藉,因而有感》
时间: 2025-01-04 09:10:32意思解释
念奴娇 春暮再游龙山,桃花狼藉,因而有感
原文展示
天台当日,记相逢仙侣,曾證鸳谱。
共立苍苔忘夜永,露湿云鬟香雾。
倩影花扶,芳魂月伴,底事寻归路?
仙源重到,刘郎空省前度。
那便梦隔蓬山,春深花事,零落今如许!
莫谓垂杨容易老,尚有柔条千缕。
人面难逢,珠帘不卷,鸲鹆东风语。
何年泛棹,武陵重醉烟雨。
白话文翻译
在天台山的那一天,我还记得与仙侣相遇的情景,曾经见证了鸳鸯的爱情。我们一起站在苍苔上,忘却了漫长的夜晚,露水湿润了我的发髻,香雾缭绕。那美丽的身影倚着花朵,芳魂在月光下相伴,何以再寻归路呢?再一次来到仙源,刘郎却只是在空中回忆过去。那梦境已经与蓬莱山隔绝,春天的花事如此凋零。不要说垂杨容易老,依旧有千缕柔条。人面难得相逢,珠帘不卷,只有鸲鹆在东风中低语。何年我能重新划船,重醉于武陵的烟雨之间?
注释
- 仙侣:指神仙伴侣,常用来比喻爱情中的伴侣。
- 鸳谱:鸳鸯之谱,比喻情侣的誓言或婚约。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苔藓,常用来形容幽静之地。
- 倩影:美丽的影子。
- 芳魂:芳香的灵魂,形容美好的情感或思念。
- 垂杨:指柳树,因其柔软而易老。
- 珠帘:珠帘窗帘,形容闺房之美。
- 鸲鹆:一种鸟,象征春日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凤梧,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承。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融入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游览龙山时,诗人受到桃花盛开的景象和往日的回忆启发,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念奴娇 春暮再游龙山,桃花狼藉,因而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词作。开篇以“天台当日”引入,勾勒出一个美好的相遇场景,展现了曾经的欢愉与甜蜜。接着,诗人借用春天的桃花景象,暗喻人事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随着“倩影花扶,芳魂月伴”的描绘,诗人对往昔的美好回忆愈发浓烈,但又夹杂着无法再回归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梦隔蓬山”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对比,尤其是“春深花事,零落今如许”的感伤,更是引发人对生命短暂、爱情易逝的深思。在最后,诗人在感叹人面难逢的同时,又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整首词作不仅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更在韵律与修辞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台当日:指特定的日子,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 记相逢仙侣:回忆与爱人相遇的美好时刻。
- 曾證鸳谱:暗指恋人之间的约定,象征爱情的永恒。
- 共立苍苔忘夜永:描绘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 露湿云鬟香雾:生动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与柔情的气氛。
- 倩影花扶,芳魂月伴:美好身影与月光相伴,渲染出浪漫的氛围。
- 底事寻归路?: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 仙源重到,刘郎空省前度:回到理想之地,感受到的却是孤独的思念。
- 那便梦隔蓬山: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隔阂,象征对理想的渴望。
- 春深花事,零落今如许:春天的花事已逝,感叹时光的流逝。
- 莫谓垂杨容易老: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认为美好事物会老去。
- 尚有柔条千缕:柔美依旧,仍有希望。
- 人面难逢,珠帘不卷:人际关系的稀缺,形象地表现出孤独。
- 鸲鹆东风语:自然界中的声音,增添了春日的气息。
- 何年泛棹,武陵重醉烟雨:对未来的期望,渴望再次迷醉于美好的景色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经历比作春花的盛衰,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通过“鸲鹆东风语”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倩影花扶,芳魂月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桃花为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渗透着对人生短暂、爱情脆弱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桃花:代表青春、美好,象征爱情的浪漫与短暂。
- 苍苔:象征宁静与古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月光:象征思念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与新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侣”指的是: A. 朋友
B. 情侣
C. 兄弟
D. 知己 -
诗中“倩影花扶”意指: A. 拥抱花朵
B. 美丽的身影与花相依
C. 花的陪伴
D. 花的落下 -
“春深花事,零落今如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杜甫《春望》:在春天的主题下,更多地反映了家国情怀与动荡的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名篇解读》
- 《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