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锦城城北》
时间: 2025-01-01 13:26:16意思解释
念奴娇·锦城城北
原文展示: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载酒郊坰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币,不尽青青岸。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白话文翻译:
锦城城北,平湖如同西湖的西侧。我们在郊外饮酒,举行修禊的活动,称得上是雅致的兰舟同游。麦田的金黄轻盈,桤树林的绿意浓重,不要厌烦这春光的晚景。划船的歌声响起,惊飞了来往的鸥鹭。真是水涨得弥漫,山围绕着四周,岸边是无尽的青翠。除了钱塘门外的景色,这里便是奇观。诗句引来游人,陪伴着佳客,三年间心生留恋。古今的遗迹,都由此传颂于乐器之上。
注释:
- 锦城: 指成都,因其繁华而得名。
- 郊坰: 指郊外的草地。
- 修禊: 古代习俗,春天时在水边举行的洗浴祈福活动。
- 兰舟: 形容舟船优雅。
- 棹歌声: 划船时唱的歌声。
- 钱塘: 指钱塘江,以其美景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京镗,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可能是作者在锦城北边游玩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锦城北部春天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诗开头以“锦城城北”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地域的特征,同时“平湖仿佛西湖西畔”则巧妙地将锦城与著名的西湖相提并论,突显了其美丽的湖泊景色。接着,诗人描绘了郊外的饮酒活动,传达出一种闲适雅致的生活情景。随着春光的延续,诗中“麦垅黄轻,桤林绿重”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而“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则通过声音与动态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富有活力。最后,诗人在感叹这里的美景时,带有一丝留恋与感慨,展示了对自然与友人相聚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 引入环境,描绘锦城北边的湖泊与西湖的相似之处。
- 载酒郊坰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 描述在郊外饮酒和修禊的活动,表现出一种文人情趣。
- 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 通过色彩对比展现春天的美丽,表达对春景的喜爱。
- 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 动态描写,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感。
- 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币,不尽青青岸: 形容水涨的景致与青翠的岸边,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 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 提到其他著名景点,强调此地的独特之美。
- 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 表达与友人相聚的情感,时间的流逝与留恋。
- 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体现古今文化的传承,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 “平湖仿佛西湖”用比喻突出了湖泊的美丽。
- 对仗: “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 “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通过拟人手法使自然景象生动起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锦城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友人聚会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锦城: 象征繁荣与美丽。
- 平湖: 代表宁静与和谐。
- 兰舟: 体现优雅与文雅的生活方式。
- 春光: 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平湖”与哪个著名湖泊相似?
- A. 太湖
- B. 西湖
- C. 南湖
- D. 北湖
-
“棹歌声发”中的“棹”指什么?
- A. 船
- B. 划船的桨
- C. 船桨
- D. 船员
-
诗中提到的“兰舟”指代什么?
- A. 船
- B. 船上的酒
- C. 船的名字
- D. 船上的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主题虽不同,但同样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历史的感悟。
- 李白的作品: 常常以豪放的笔调描绘自然景象,与京镗的细腻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