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
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
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白话文翻译:
春天还没有到来,我的家在最深的山中。
蕙兰的园圃被泉水浇湿,松树窗前的月光映照着悠闲。
薄薄的田地临近山谷口,我的小职务面向人间。
离开这里却无所事事,重重的门深深地闭着。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还不得还:春天还未到来。
- 蕙圃:蕙兰的园圃,指种植蕙兰的地方。
- 泉:泉水,指山中的泉流。
- 薄田:指田地面积不大。
- 小职:小的职务,指作者在世俗中的职责。
- 去处但无事:离开这里却没有事情可做。
- 重门深闭关:厚重的门深深地关闭,象征与外界隔绝。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山中生活,传达出隐逸的思想,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士人情怀和对自然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735年-约799年),字子瑄,唐代诗人,尤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在山中隐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忆山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春还不得还”引出了春天的期待与失落,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通过“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诗人将自然景色生动地呈现出来,蕙兰与泉水的结合,象征着生机与清幽,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后两句则转向现实,提及“薄田”和“小职”,表达了对人间琐事的无奈与淡漠。最后一句“重门深闭关”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封闭,表明他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山中宁静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他与社会的疏离感。诗人以简单的语言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还不得还:春天尚未归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春天的渴望。
- 家在最深山:表明诗人居住在偏远的山中,突出隐逸的生活方式。
- 蕙圃泉浇湿:描绘自然环境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 松窗月映闲:松树窗前的月光,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体现出闲适的生活状态。
- 薄田临谷口:田地不大,但依山靠谷,隐喻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小职向人间:虽有小的职务,但与世俗的联系显得微弱。
- 去处但无事:离开这个地方却没有事情可做,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重门深闭关:象征着与外界隔绝,表现出对世俗的排斥和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蕙圃泉浇湿”比喻自然的滋润与生机。
- 对仗:如“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诗中通过“松窗月”“蕙圃泉”构建出一个宁静自然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琐事的淡漠,传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感基调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蕙兰:象征着高洁和独立。
- 泉水: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灵动。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
- 月光:象征宁静与悠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这首诗中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所谓
C. 恼怒 -
“重门深闭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与世俗接触
B. 对外界的隔绝
C. 渴望回到人间 -
诗中提到的“薄田”指的是什么?
A. 面积广大的田地
B. 面积较小的田地
C. 不存在的田地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天的宁静。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孤独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顾况的《忆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淡泊,后者则描绘了秋天的丰盈与乐天。
- 两者在意象上都采用了自然元素,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内省,后者则更具外向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山水诗研究》
- 《顾况诗集》
- 《唐代隐逸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