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闻警》
时间: 2025-01-04 09:26: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闻警
越水吴山不解愁,舞也轻柔,歌也温柔。
逐人新月影如钩,作日山头,今日城头。
银筝檀板对沧洲,撇了歌喉,剩了诗喉。
满天风雨下西楼,一梦苏州,一醉杭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越水和吴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舞蹈轻盈,歌声温柔,伴随着新月的倒影,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情感。诗人回忆起今天在城头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感慨。银筝和檀板的声音在沧洲传来,歌声已去,留下的是满腔的诗意。最终,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回忆起在苏州的梦境和在杭州的醉意。
注释:
- 越水、吴山:指的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风景名胜,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
- 舞也轻柔,歌也温柔:形容舞蹈和歌曲的轻盈和温柔,传达出一种柔美的艺术氛围。
- 逐人新月影如钩:新月的影子如钩子般悬挂,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
- 银筝、檀板:古代乐器,银筝指筝类乐器,檀板指击打乐器,象征着音乐的陪伴。
- 满天风雨:形容天气的恶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
- 一梦苏州,一醉杭州: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苏州和杭州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钧宰,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江南美景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钧宰的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歌鉴赏:
《一剪梅 闻警》是一首融合了对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抒情诗。诗人以“越水吴山”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场景,展示了自然的柔美与诗人的愁绪。对“舞也轻柔,歌也温柔”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宁静与柔情,仿佛在描绘一幅舞蹈与音乐交融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逐人新月影如钩”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回忆,这种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特别是“满天风雨下西楼”,不仅描绘了天气的恶劣,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最后,诗人在“梦苏州,醉杭州”中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苏州和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无数的诗人梦。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水吴山不解愁:越水和吴山美丽的自然景色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
- 舞也轻柔,歌也温柔:舞蹈和歌曲的轻盈与温柔,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逐人新月影如钩:新月如钩的影子,增加了夜晚的浪漫气息。
- 作日山头,今日城头:在山头和城头的回忆交错,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 银筝檀板对沧洲:音乐的余韵在沧洲中回荡,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撇了歌喉,剩了诗喉:歌声已去,留下了诗歌,表达出对文学的执着。
- 满天风雨下西楼:恶劣的天气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愁苦。
- 一梦苏州,一醉杭州: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展示出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月影如钩”,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月影。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舞也轻柔,歌也温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类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折射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水、吴山: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新月: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记忆,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银筝、檀板:音乐的象征,表达了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寄托。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不安,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 苏州、杭州: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个自然景观是什么? A. 黄河、长江
B. 越水、吴山
C. 西湖、太湖 -
“满天风雨下西楼”表现了什么情绪? A. 快乐
B. 忧伤
C. 兴奋 -
诗人对哪些城市表达了怀念? A. 北京、上海
B. 苏州、杭州
C. 成都、重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黄钧宰《一剪梅》:两者都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但李白更多表现豪放的情感,而黄钧宰则侧重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忧愁。
- 杜甫《春夜喜雨》与黄钧宰《一剪梅》:杜甫的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欣赏与人间疾苦的思考,而黄钧宰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剪梅 闻警》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