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时间: 2025-01-14 00:09:28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王灼 〔宋代〕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白话文翻译:

在庄严的宝坊中,松桧茂盛,只有小轩旁几丛花儿。 门上题着“观空”二字,意在领悟万物转化的深奥道理。 世间万物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心神已陷入色相之中。 但要知道,心境与万物并无不同,真正的见识并非来自色相之外。 忘却色与空,并不特别,连非非想处也会崩溃。 是谁因拈花而微笑,咀嚼花蕊、嗅闻花香,互不干扰。 我们这些跛脚的鳖只能遥望千里,怎能像疾驰的马那样远行。 诗意深藏心中,难以表达,那位高僧难以应对。

注释:

  • 宝坊:指寺庙。
  • 郁郁:茂盛的样子。
  • 松桧:松树和桧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小轩:小屋,小房间。
  • 观空:佛教术语,指观察事物的空性。
  • 正观:正确的观察或理解。
  • 转物大三昧:佛教术语,指领悟万物变化的深奥道理。
  • 眩人:使人眼花缭乱。
  • 心君:指心神。
  • 色界:佛教术语,指有形色的世界。
  • 心境:内心的境界。
  • 色尘:佛教术语,指物质世界。
  • 色空双忘:佛教术语,指忘却物质和空性。
  • 非非想处:佛教术语,指超越一般思维的境界。
  • 横溃:崩溃。
  • 拈花微笑:佛教典故,指领悟佛法时的微笑。
  • 嚼蕊嗅香:指品味和欣赏花香。
  • 跛鳖:比喻行动不便的人。
  • 历块:疾驰的样子。
  • 怀藏:心中藏着。
  • 彼上人者:指那位高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和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这首诗可能是在访问怀安光孝寺时,受到寺中氛围和圆长老的启发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灼访问怀安光孝寺时,受到寺中氛围和圆长老的启发而作。诗中探讨了佛教的空性和心境,表达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对佛教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空性和心境的深刻理解。诗中“宝坊郁郁满松桧”描绘了寺庙的庄严和宁静,而“独有小轩花数辈”则增添了一丝生机和美感。诗人通过对“观空”的思考,表达了对万物本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诗中的“色空双忘”和“非非想处”等佛教术语,展示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最后,诗人以“诗在怀藏拟不出”表达了对高深哲理的敬畏和难以言表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1.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 描绘了寺庙的庄严和宁静,以及小轩旁的几丛花儿,增添了一丝生机和美感。
  2.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 通过对“观空”的思考,表达了对万物本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3.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 描述了世间万物的五彩缤纷,以及心神陷入色相之中的状态。
  4.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 表达了心境与万物并无不同,真正的见识并非来自色相之外的观点。
  5.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 探讨了忘却色与空并不特别,连非非想处也会崩溃的佛教哲理。
  6.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 通过佛教典故“拈花微笑”,表达了咀嚼花蕊、嗅闻花香,互不干扰的意境。
  7.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

    • 比喻自己行动不便,难以像疾驰的马那样远行,表达了对高深哲理的敬畏和难以言表的感慨。
  8.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 表达了诗意深藏心中,难以表达,那位高僧难以应对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吾侪跛鳖望千里”,将自己比作跛脚的鳖,形象地表达了行动不便的状态。
  • 拟人:如“心君已落色界内”,将心神拟人化,表达了心神陷入色相之中的状态。
  • 对仗:如“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佛教哲学的探讨和对空性、心境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对佛教术语的运用,表达了对万物本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诗中体现了诗人对高深哲理的敬畏和难以言表的感慨,以及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意象分析:

  • 宝坊:象征庄严和宁静。
  • 松桧:象征长寿和坚韧。
  • 小轩花数辈:象征生机和美感。
  • 观空:象征对万物本质的追求。
  • 色界:象征有形色的世界。
  • 色尘:象征物质世界。
  • 拈花微笑:象征领悟佛法时的微笑。
  • 嚼蕊嗅香:象征品味和欣赏花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坊郁郁满松桧”描绘了什么? A. 寺庙的庄严和宁静 B. 城市的繁华 C. 山林的茂密 D. 田野的广阔

  2. “榜以观空作正观”中的“观空”是什么意思? A. 观察天空 B. 观察事物的空性 C. 观察风景 D. 观察人

  3. 诗中“色空双忘”是什么意思? A. 忘记颜色和空间 B. 忘却物质和空性 C. 忘记时间和地点 D. 忘记自己和他人

  4. “谁因拈花发微笑”中的“拈花微笑”是什么典故? A. 佛教典故,指领悟佛法时的微笑 B. 道教典故,指修炼成仙时的微笑 C. 儒家典故,指学习有成时的微笑 D. 民间典故,指得到宝物时的微笑

答案:

  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绘山间的宁静和鸟鸣,表达了对自然和空性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墙壁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深哲理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灼的《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表达了对空性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但王灼的诗更多地探讨了佛教哲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佛教哲学》:介绍了佛教的基本概念和哲学思想,有助于理解诗中的佛教术语。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了解王灼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诗句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下一句是什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上一句是什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下一句是什么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上一句是什么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下一句是什么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上一句是什么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下一句是什么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上一句是什么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下一句是什么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上一句是什么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下一句是什么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上一句是什么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下一句是什么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上一句是什么

宝坊郁郁满松桧,下一句是什么

独有小轩花数辈。上一句是什么

独有小轩花数辈。下一句是什么

榜以观空作正观,上一句是什么

榜以观空作正观,下一句是什么

要识转物大三昧。上一句是什么

要识转物大三昧。下一句是什么

世间眩人万红紫,上一句是什么

世间眩人万红紫,下一句是什么

心君已落色界内。上一句是什么

心君已落色界内。下一句是什么

那知心境无异法,上一句是什么

那知心境无异法,下一句是什么

真见元非色尘外。上一句是什么

真见元非色尘外。下一句是什么

色空双忘未奇特,上一句是什么

色空双忘未奇特,下一句是什么

非非想处亦横溃。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