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时间: 2025-01-08 21:52:01

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苹。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苹。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碧色的山岭在暮色中显得愈加苍翠,阴风从白色的苹花中吹来。远处的高梧树上,飞鸟的叫声渐渐散去,水面和石头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大海的海草尚未凋零,胡人的马在咸秦的地方嘶鸣。我的两鬓已渐渐花白,十年来我在战场上吹沙打尘。

注释

  • 日落碧山暮:日落时分,青翠的山岭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迷人。
  • 阴风生白苹:阴冷的风从白色的苹花上吹起,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萧瑟的气息。
  • 飞响散高梧:飞鸟的叫声在高大的梧桐树间回荡,逐渐消散。
  • 水石光粼粼:水面和石头在光线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 海草未凋绿:海边的海草仍然保持着绿色,表现出秋天的气息尚未完全降临。
  • 胡马嘶咸秦:胡人骑马在咸秦地区嘶鸣,暗示了战争与边疆的生活。
  • 萧飒两华鬓:两鬓已经花白,显示出作者的年岁与沧桑。
  • 十年吹战尘:十年来经历战斗和生活的艰辛,留下了许多的尘埃和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景然,号天启,宋代诗人。其诗歌多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乱情绪,常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秋思》创作于宋代,正值北方战乱频繁之际,诗人作为士人,心系国家安危和百姓苦难,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无奈。

诗歌鉴赏

《秋思》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意象和战争感慨的抒情古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将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融入其中。首联“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苹”,描绘了秋天傍晚的宁静与萧瑟,给人一种忧伤的氛围;而后两联则转向对边塞生活的反思,“胡马嘶咸秦”一语,暗示了长年征战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十年吹战尘”,更是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自我命运的思索。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优美,又有历史的沉重,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落碧山暮: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下午,夕阳西下,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
  2. 阴风生白苹:阴冷的秋风吹起白色的苹花,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脆弱。
  3. 飞响散高梧:高梧树上的飞鸟叫声逐渐消散,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4. 水石光粼粼:水光与石光的交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5. 海草未凋绿:海草仍然保持生机,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6. 胡马嘶咸秦:胡人的马在边疆地区嘶鸣,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人的疲惫。
  7. 萧飒两华鬓:两鬓已白,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8. 十年吹战尘:十年的战斗生涯留下了无数的尘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沉重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落碧山”与“阴风生白苹”,巧妙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水石光粼粼,形象地描绘了景色的美丽。
  • 拟人:飞响与海草,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乡与战争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沧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伤。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家园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白苹: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秋天的来临。
  • 海草:代表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胡马:象征边疆的战争与动荡。
  • 华鬓:体现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阴风生白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2. “十年吹战尘”中的“战尘”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苦难
    C. 战争的欢乐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秋思》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国破家亡的悲痛,而曹勋在《秋思》中则通过秋天的萧瑟反映出对战乱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所用意象和季节背景各有不同,展示了不同的历史与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