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4-12-31 17:35:51

却是后生王介甫,不曾携妓涴东山。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冯去非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却是后生王介甫,不曾携妓涴东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王介甫(王安石)虽然年轻,却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带着妓女去东山游玩。

注释:

  • 后生: 指年轻人,这里特指王介甫,即王安石。
  • 王介甫: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
  • 携妓: 带着妓女,指的是与妓女一起游玩。
  • 涴东山: 涴,洗涤;东山,指的是东山,象征着山水游玩的地方。

典故解析:

“东山”在古诗中常指代隐逸者的生活,王安石在诗中被提及,表明他与当时风气不同,代表了清白与高尚。诗中对比了王安石与当时流行的游玩方式,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去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风格独特,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风气逐渐趋向享乐,许多文人雅士常常带着妓女游玩,而冯去非则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风气的批判,强调了王安石的高洁品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对比,突出了王安石的高洁与时代风气的对立。冯去非以“后生”称呼王安石,既体现出对其年轻才俊的赞赏,又暗含了对于其不随波逐流的敬意。诗中“携妓涴东山”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当时社会中不良风气的普遍,而王安石的选择则显得尤为珍贵。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王安石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评。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力量,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品德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却是后生王介甫”:诗句开篇即点明主角,强调王安石的年轻与才华。
    • “不曾携妓涴东山”:通过对比,揭示王安石的品德高尚,与当时的浮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王安石与他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 设问: 诗中没有直接设问,但含蓄地引发读者思考社会风气与个人选择。
  •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批评当时社会对享乐的追求,展示了一种清高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东山: 代表着隐逸的理想与清高的生活,也象征着逃避世俗纷扰的安宁。
  • 妓女: 代表当时社会中追逐享乐的现象,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堕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介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王安石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东山”象征什么?

    • A. 享乐
    • B. 隐逸生活
    • C. 战争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哪种社会风气的批评?

    • A. 追求权力
    • B. 追逐享乐
    • C. 学术研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 同样表达了隐逸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但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 李白《将进酒》: 侧重于享乐与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冯去非的清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安石传》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不仅能够理解《句》的诗意与背景,也能够在互动中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