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得家书
作者: 张镃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北堂萱独雁行疎,
旅梦通宵只敝庐。
未暇拆封忙唤仆,
先将安否问何如。
白话文翻译:
在北堂的萱草下,孤零零的大雁飞行稀疏;
我在旅途中整夜做梦,只能待在破旧的草屋里。
没有时间拆开封信,急忙叫来仆人,
首先想问问家里的安危情况。
注释:
- 北堂:指家中的北边屋子,通常是主人的居所。
- 萱:萱草,象征母亲,古代有“萱草忘忧”的说法。
- 雁行疎:形容大雁飞的稀疏,暗示思乡之情。
- 旅梦:旅途中的梦,表达孤独与思念。
- 敝庐:破旧的住所,体现了诗人漂泊的生活。
- 安否:安好与否,指家人的情况。
典故解析:
- 萱草:古人常用萱草象征母亲,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
- 大雁:常与归鸿相联,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明,号荆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思绪。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远居异乡时,接到家书,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关心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游子背井离乡的普遍现象。
诗歌鉴赏:
《得家书》通过描绘孤独的旅途与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开头两句中,诗人巧妙地用“北堂萱”与“雁行疏”对比,萱草象征着母亲的慈爱,而稀疏的大雁则暗示了孤独与思乡。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漂泊者的孤独与无奈。
中间两句“旅梦通宵只敝庐”,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夜不成眠的状态,体现了对家园的思念与无尽的牵挂。最后两句“未暇拆封忙唤仆,先将安否问何如”,则展现了诗人急切想了解家中安危的心情,体现出对家人的深切关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关心,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堂萱独雁行疎:在北堂的萱草下,孤独的大雁飞行稀疏,暗示思乡之情。
- 旅梦通宵只敝庐:在旅途中的梦境中整夜只在破旧的草屋里,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 未暇拆封忙唤仆:没有时间去拆信,急忙叫来仆人,显示了急切的心情。
- 先将安否问何如:首先想询问家人的安危,表现了对家人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孤雁与萱草的对比,突出思乡情感。
- 拟人:将大雁拟人化,增加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母亲,寄托思念。
- 大雁:象征孤独与游子思乡。
- 敝庐:反映漂泊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母亲
C. 亲情 -
诗人急忙叫仆人是为了什么?
A. 请客
B. 询问家中安危
C. 送信 -
诗中提到的“雁行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忧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张镃的《得家书》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张镃更侧重于对家人安危的关心,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反映情感,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镃传记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