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19 15:50: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身世浮沤,利名缰锁。
省来万事都齐可。
寻花时傍碧溪行,看云独倚青松坐。
云片飞飞,花枝朵朵。
光阴且向闲中过。
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认为自己如同浮萍般无根,受制于名利的束缚。经过反思,意识到世间事物的纷繁复杂都可以放下。在寻花的时节,作者随意漫步在碧绿的溪旁,独自倚靠在青松下,享受悠闲的时光。云朵轻轻飘浮,花枝盛开,时间在这种惬意中悄然流逝。世间的萧条孤寂又有谁能理解,唯有明月和清风陪伴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浮沤:浮动不定,象征着命运的多变与不安。
- 缰锁:指束缚的东西,这里比喻名利。
- 省来:反省、思考。
- 碧溪:清澈的溪水。
- 青松:常青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长青。
- 飞飞:轻盈飘动的样子。
- 朵朵:形容花朵的盛开。
典故解析
- 明月清风: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清雅的事物,常常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词人,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作品而闻名。张抡的词风清丽,常表达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踏莎行》创作于张抡对人生的反思时期,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踏莎行》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对世俗的超脱。开篇的“身世浮沤,利名缰锁”便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自己如漂浮的浮沤,随时可能被现实的潮流冲走。接着,诗人通过反思,明白了万事皆可放下,寻花时的悠然自得与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与自然相伴的宁静时光,云片飞舞,花枝摇曳,时间在这份闲适中悄然流逝。最后一句“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明月与清风成为了诗人唯一的知己,象征着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心灵的寄托。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哲理深邃的句式,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世浮沤,利名缰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身世如浮沤般不定,受名利束缚。
- 省来万事都齐可:经过反思,意识到万事皆可放下。
- 寻花时傍碧溪行:在寻花的时节,随意漫步于溪边。
- 看云独倚青松坐:独自倚靠在青松下,享受宁静。
- 云片飞飞,花枝朵朵:描绘自然景象,云轻飘,花盛开。
- 光阴且向闲中过:时间在这种悠闲的状态中流逝。
- 世间萧散更何人:感叹世间的孤寂。
- 除非明月清风我:唯有明月和清风与我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命运比作浮沤,形象生动。
- 排比:用“云片飞飞,花枝朵朵”展现生动的自然景象。
- 对仗:如“明月清风”,对比鲜明,增强了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沤:象征命运的无常与脆弱。
- 碧溪: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 青松:象征坚韧与长青。
- 明月清风:象征高洁与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身世浮沤”意味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财富的积累
C. 名声的显赫
D. 人际关系的复杂 -
诗人认为世间的孤独可以通过什么来解脱? A. 名利
B. 朋友
C. 明月清风
D. 财富 -
诗中“光阴且向闲中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享受生活的悠闲
C. 追求名利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浣溪沙》(李清照):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
- 《水调歌头》(苏轼):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踏莎行》:两者均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水调歌头》更多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而《踏莎行》则更侧重于对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