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远楼
唐代:罗隐
前年上将定妖氛,
曾筑岩城驻大军。
近日关防虽弛柝,
旧时栏槛尚侵云。
蛮兵绩盛人皆伏,
坐石名高世共闻。
唯恐乱来良吏少,
不知谁解叙功勋。
白话文翻译:
前一年,统帅出征平定了妖邪之气,
曾经在这里筑起岩城驻扎大军。
如今关防虽然松弛,
但当年的栏杆依然高耸入云。
蛮族的军队力量强盛,大家都心生畏惧,
坐在石头上,他的名字在世间广为流传。
唯恐混乱之时,良好的官吏太少,
不知谁来讲述他的功勋。
注释:
- 妖氛:指妖邪的气氛或势力,常用以形容邪恶势力的侵扰。
- 岩城:指用岩石筑成的城池,象征坚固。
- 弛柝:柝是守夜的信号,弛柝意为放松警惕。
- 栏槛:指围栏,昔日的防御设施。
- 蛮兵:指外族的军队,通常指少数民族或边疆的军队。
- 良吏:指好的官吏,治理有方的官员。
- 功勋:指功劳与成就。
典故解析:
- 岩城:历史上许多将领会在关键的军事地点建立防御工事,以抵抗敌人的进攻。
- 蛮兵:指边疆民族的军队,古代中国常常与这些民族有战争与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梦符,号青江,晚唐诗人,曾任官职,因其才华与性格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罗隐擅长五言绝句,其作品多描写山水、战争、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定远楼》写于唐代,当时国家局势动荡,边疆频繁发生战争。诗人以“定远楼”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平定战乱的期望及对士人良吏的渴望。
诗歌鉴赏:
《定远楼》是罗隐的一首反映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的诗作。诗中首先提到的“前年上将定妖氛”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战争胜利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英雄业绩的崇敬。同时,诗中运用“岩城”这一意象,象征着坚固与防御,暗喻着对国家稳定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关防虽弛柝”,即使外敌强盛,但内政的松弛使他感到忧虑。
在表达对“良吏”的期待时,诗人通过对比,展现出良好治理的重要性,强调了国家安定与人才的重要关系。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年上将定妖氛”:指的是前一年的将领成功地平息了动乱。
- “曾筑岩城驻大军”:描述了当时将领在此地驻扎的大军,体现出军队的强盛和严整。
- “近日关防虽弛柝”:表面上关防松弛,暗示国家的安全形势并不乐观。
- “旧时栏槛尚侵云”:栏槛仍然高耸,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对比。
- “蛮兵绩盛人皆伏”:外族的军队实力强大,令人感到恐惧。
- “坐石名高世共闻”:提到有名的官吏坐在石头上,象征着在历史上留下的功勋。
- “唯恐乱来良吏少”: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认为良好的官吏稀缺,治国难度加大。
- “不知谁解叙功勋”:对英雄的功勋无人来述说,表现出对历史的遗忘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蛮兵绩盛,人皆伏”与“坐石名高,世共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如“岩城”象征坚固的防御与历史的辉煌,“栏槛”则象征着守护与坚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与对优秀官吏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反映出对于英雄与治理的思考,传递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城:象征坚固的防御,代表着国家的强盛。
- 栏槛:象征守卫的精神与过去的辉煌。
- 蛮兵:象征外敌的威胁,反映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 良吏:象征着治理国家的希望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蛮兵”指的是哪类军队?
A. 中原军队
B. 外族军队
C. 官军
D. 民兵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岩城”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与对优秀官吏的期待。
A. 对
B. 错
答案:
- B
- 坚固的防御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罗隐的《定远楼》更加强调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安定,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王之涣更强调个人的壮志与自然的壮美,而罗隐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罗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