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先辈令狐补阙》

时间: 2025-01-04 12:34:33

中间声迹早薰然,阻避钧衡过十年。

碧海浪高终济物,

苍梧云好已归天。

花迎彩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马鞭。

应念凄凉洞庭客,夜深双泪忆渔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先辈令狐补阙
—— 罗隐〔唐代〕

中间声迹早薰然,
阻避钧衡过十年。
碧海浪高终济物,
苍梧云好已归天。
花迎彩服离莺谷,
柳傍东风触马鞭。
应念凄凉洞庭客,
夜深双泪忆渔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先辈的怀念与感慨。诗中提到,早已听闻他的声名,但因某种原因,十年未能相见。面对广阔的碧海,波涛汹涌,最终还是希望能够渡过。苍梧的云彩美好,但已然归天,象征着离去。花儿在春风中迎接彩衣,仿佛在期待着他的归来;柳树在东风中轻拂马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洞庭湖客人的思念,夜深人静时,泪水涌出,怀念那艘渔船。

注释:

  • 声迹:指人的名声和行迹。
  • 钧衡:古代指司法与权衡,寓意被阻挡的命运。
  • 碧海:青绿色的海水,象征广阔和希望。
  •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山,象征高远。
  • 洞庭客:指在洞庭湖捕鱼的人,强调孤独与思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季常,号棋山,唐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隽永而闻名,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创作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先辈的敬仰,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赠先辈令狐补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先辈的深切怀念。诗人在开篇提到“声迹早薰然”,表明对先辈的崇敬与仰慕。接着,诗人以“阻避钧衡过十年”暗示自己与先辈的缘分被环境所阻隔,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惆怅。

在“碧海浪高终济物,苍梧云好已归天”中,诗人通过大海与高山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及对亡者的追思。此时,碧海与苍梧的对比,既有生的希望,也有死的无常。

后面的“花迎彩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马鞭”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场景,仿佛在期待着先辈的归来。然而,随着转折的到来,诗人又提到“应念凄凉洞庭客,夜深双泪忆渔船”,最终回归到孤独与思念,表现出对先辈的怀念与对故乡的依恋。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与自然的思考,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间声迹早薰然:早已听闻先辈的声名。
  2. 阻避钧衡过十年:因环境阻隔,十年未能相见。
  3. 碧海浪高终济物:希望在广阔的海洋中能有所成就。
  4. 苍梧云好已归天:美好的云彩象征着已故的先辈。
  5. 花迎彩服离莺谷:花儿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象征着对先辈的期待。
  6. 柳傍东风触马鞭:柳树随风摇曳,生机勃勃,象征着生活的活力。
  7. 应念凄凉洞庭客:想起在洞庭湖上生活的渔人。
  8. 夜深双泪忆渔船:夜深人静时,泪水涌出,怀念过往的渔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碧海”与人生的波折相对比,象征着希望与挑战。
  • 拟人:描写自然景物如“花迎彩服”,使其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花迎彩服”和“柳傍东风”,形成和谐的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先辈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诗人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海:象征着无尽的希望与追求。
  • 苍梧:代表着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 花与柳:生机与活力,象征人间的美好。
  • 洞庭客:孤独的渔人,代表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钧衡”主要指什么? A. 人名
    B. 司法与权衡
    C. 地名
    D. 动物

  2. 诗人提到的“碧海浪高”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与挑战
    C. 失落
    D. 快乐

  3. “应念凄凉洞庭客”中的“洞庭客”指的是谁? A. 渔人
    B. 商人
    C. 学者
    D. 游客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赠先辈令狐补阙》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但前者更加直接,后者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对先辈的深情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选》
  • 《诗经与楚辞》